#脊柱側彎

她罹肌萎症只能低斜視角看世界 此術讓夢想不再萎縮

她罹肌萎症只能低斜視角看世界 此術讓夢想不再萎縮#脊柱側彎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4月是屬於兒童快樂的節日,但有一群先天脊髓肌肉萎縮症的孩子,卻無法像一般孩童快樂的成長,推估每1萬人就有1人罹患這種罕見疾病,患者會因肌肉無力、萎縮,導致肺活量降低,身體傾斜彎曲,長年與輪椅為伍。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跨科整合團隊進行脊柱側彎矯正手術,讓原本呼吸、坐正都有困難的孩子,可以靠自身的力量抬頭挺胸,夢想不再萎縮,迄今共完成57例手術,案例數領先全台,術後平均矯正率63.2%,榮獲2020年SNQ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銅獎殊榮。嬰兒死亡率最高的遺傳疾病 每萬人就有1例患者這57名患者來自53個家庭,包括4個家庭裡有2名患者先後接受手術。其中30歲的莊小姐,原本傾斜的身軀削弱了雙手的靈活度,更只能用低斜的視角看世界。這個扭曲的視框一直盤據在她心裡,直到1996年在高醫接受脊椎矯正手術後,終於可以直立坐正,眼睛直視前方與朋友互動,而且雙臂不再需要支撐身體,讓她能隨心所欲地學習技能。雖然還是得坐著輪椅,但脊椎是筆直的,求學之路也變得順遂,取得科大企管碩士,這也是手術帶給她的美好禮物。高雄醫學大學校長鐘育志表示,在台灣,每48人即有一名是脊髓肌肉萎縮症(簡稱SMA)帶因者,SMA也是全世界嬰兒死亡率最高的遺傳性疾病。約每1萬名新生兒中,就有1名SMA寶寶,台灣約有400多名SMA患者,因基因缺失導致運動神經元退化、肌肉無力及萎縮。隨著病程發展,患者常因脊椎側彎而影響進食、呼吸等日常生活,為促進生活品質,脊柱側彎矯正手術為積極的治療選擇。高醫已執行57例手術 獲SNQ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肯定高醫院長鍾飲文表示,這項手術困難度高、風險也高,高醫特別組跨科醫療團隊,包括小兒神經科、骨科、復健科、麻醉科、小兒加護室、社工室及營養部等攜手合作下,從1993年至今共執行57例手術,手術例數為全台第一,患者滿意度高達9成。而SNQ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有「台灣生醫奧斯卡」的美名,高醫獲得2020年SNQ銅獎殊榮,代表整體表現為全國第一,讓高醫引以為榮。高醫大醫學院長、小兒骨科教授田英俊表示,脊髓肌肉萎縮症脊柱側彎手術挑戰性高,除手術範圍大(包括胸椎第二或三節至薦椎骨盆骨)、手術時間長(約6-8小時)及手術流血量大(約2464 cc)等外,手術技術難度也很高,若脊椎體旋轉角度過大,手術中辨視椎弓釘置入的困難就愈高,加上患者容易有骨質疏鬆情形,都可能造成術中植入金屬固定物的不牢固而失敗,需要靠團隊的力量來完成。手術除改善身型、延緩肺功能惡化 更能重拾正常教育高醫小兒暨脊椎骨科主任周世祥表示,醫療團隊累積多年經驗,已將脊髓肌肉萎縮症脊柱側彎手術流程標準化,包括手術前跨科整合評估、手術中安全保障、手術後加護照顧等。手術後除延緩肺功能惡化,使病患身型改善,食欲增加外,體重增加也帶動營養進步,讓手術後肺部感染率下降。周世祥主任指出,對於學齡病童來說,手術另一個好處是可以耐受學校正規的上課時間,「脊髓肌肉萎縮症孩童的智力和一般孩童無異」,能讓他們重拾正常教育,完成學業是此項手術的無形價值。

龍骨側彎,危機四伏

龍骨側彎,危機四伏#脊柱側彎

脊椎俗稱「龍骨」是人體的主幹,基本上應該是成一直線,但若側彎角度大於10度,我們便稱為脊柱側彎。脊柱側彎不僅影響發育、美觀,側彎角度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則會影響到心肺功能,甚而心肺衰竭,務必配合專科醫師長期追蹤治療。脊柱側彎是兒童健檢的重要項目之一,所以在骨科門診中常見家長帶著寶貝做進一步的詳細檢查。包含脊椎x光攝影、四肢神經學檢查,必要時安排磁振造影掃描確定有無其他病變。脊柱側彎主要分為結構性及非結構性的。非結構性的脊柱側彎與脊柱的結構改變無關,主要是身體側邊疼痛、長短腳、骨盆傾斜等,導致姿勢不良所引起的脊柱側彎,這種情形的脊椎是正常的,只要把外來的因素去除,脊椎便會復原為正常的狀態。結構性的脊柱側彎便是脊椎本身產生結構性的變化,其成因也有很多種,包括先天性、神經肌肉性(如腦性麻痺、玻璃娃娃)、老年退化性及特發性等。最常見的是特發性,好發於成長快速的青春期,發生原因不明但流行率不低,約為2.5%,女性發生率大於男性,大角度的又以女性為主。由於目前並無任何口服藥物可以治療,民俗療法也沒有證據顯示其療效,故治療方法依患者情況做不同的考量。角度小於20度者可以先追蹤觀察其角度增加變化;介於20度到40度之間可能要穿矯正支架來維持,避免角度繼續增加,追蹤觀察到骨成熟後(約20歲),角度若小於30度,通常脊柱側彎角度增加的機會便很少。若達40度以上則可能需考慮進行手術,以矯正其脊柱變形,維持其外觀正常,使小孩在往後的歲月有更好的功能。目前最常用的篩檢方法為前彎測試。讓小孩身體向前彎曲,若發現身體有左右不對稱的情形便要高度懷疑有脊柱側彎,此時便需要帶到醫院好好請醫師做進一步詳細的檢查,以免影響日後發育。本文作者:臺北縣立醫院/脊椎外科專科醫師  陳信彰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