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堂

台灣mRNA研究能量大爆發  莫德納產研合作培育新創研究人才

台灣mRNA研究能量大爆發 莫德納產研合作培育新創研究人才#唐堂

為加速mRNA研究,賦能在地研發團隊,由莫德納台灣發起、中研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執行的第一屆「莫德納台灣mRNA前瞻新創獎」計畫,今(21)日公布獲獎名單,並同時舉行頒獎典禮。包括中央研究院唐堂副院長、中央研究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吳漢忠主任、台大醫院吳明賢院長、莫德納資深副總裁Patrick Bergstedt以及莫德納台灣李宜真總經理等人出席頒獎典禮。經公開收案共有35隊報名,最終選出5組獲獎團隊與個人,將獲得總額新台幣250萬元的獎金,以及莫德納一對一業師輔導的資格。 「莫德納台灣mRNA前瞻新創獎」旨在賦能台灣的研發團隊,加速mRNA研究發展 行政院陳建仁院長在致詞時感謝莫德納支持台灣對抗流行病傳染,並期許透過該產研合作計畫拋磚引玉,能讓更多的研發成果遍地開花。中央研究院唐堂副院長也表示,生醫產業的培植需要長期的投資與產學界與科研界的密切合作,中央研究院將持續培育台灣創新與卓越人才,協助台灣研究人才與國際上最新的生物醫學技術接軌。 莫德納資深副總裁Patrick Bergstedt強調 mRNA技術有著巨大發展潛力,將會改變醫療照護藍圖。除了傳染疾病疫苗研發外,莫德納正持續以mRNA技術,發展包含免疫腫瘤、罕見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自體免疫疾病等治療方案。莫德納台灣李宜真總經理表示透過這次計畫,讓世界看到台灣生醫團隊在mRNA領域上的研發動能與潛力。期待接下來由莫德納提供的一對一業師輔導,可以幫助團隊實踐研究理想,並發掘出mRNA更多的應用可能,尋找全球醫療照護挑戰的創新解方,突破目前疾病預防及臨床治療疆界。 評審委員代表台大醫院吳明賢院長則強調,本次參加徵件評選的35件研究案,來自全國產、學、研、醫界,包含傳染病、免疫腫瘤、罕見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等領域的專案,各研究提案水準不分軒輊,業經專家評審團多次審慎討論後,決定5名獲獎團隊與個人。 這次協助此計畫成功執行的中央研究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吳漢忠主任也表示,本次經遴選獲獎的案件中,有2件源自於中央研究院的支持扶育,分別為中央研究院胡哲銘副研究員團隊,以及技轉自中央研究院、同時也是國家生技研究園區進駐廠商的磐石醫藥;有2件來自學術單位的研發,分別是陽明交大生醫陳冠宇團隊與清大化工宋信文實驗室;還有1件為工研院生醫所鄭淑珍團隊的創新應用,這次成功的徵件評選,展現了國內生物醫學領域的潛力,及台灣的生醫科技發展堅實的基礎。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作為台灣生醫新創的搖籃,致力於協助研發團隊串接國內外資源,未來將持續促進園區新創團隊與產業界相關研究領域間的交流與合作。藉由台灣豐富的生物技術資源與新創能量,結合莫德納mRNA技術與及全球經驗,將能共創台灣生醫產業未來!

賦能在地產研團隊 簽署合作意向書加速mRNA研究 共創嶄新生醫未來

賦能在地產研團隊 簽署合作意向書加速mRNA研究 共創嶄新生醫未來#唐堂

為加速mRNA研究,賦能在地研發團隊,莫德納台灣李宜真總經理、莫德納基因(Moderna Genomics)黃翊群總經理暨科學長、中央研究院唐堂副院長以及生醫轉譯研究中心吳漢忠主任於1日正式簽訂合作意向書,建立策略合作關係,同時宣告共同發起「莫德納台灣mRNA前瞻新創獎」計畫,廣邀台灣優秀研究團隊參與評選,期望藉由台灣豐富的生物技術資源與新創能量,結合莫德納mRNA技術與及全球經驗,共創台灣生醫產業未來! 莫德納十年磨一劍 mRNA疫勢崛起 莫德納與中研院的合作意向主要為以下三個面向:一、建立臺灣mRNA創新研發平台,提供新創公司展示及交流機會;二、選定mRNA技術的前瞻性主題,共同提供資源以加速研發進程;三、提供團隊參與國際交流的機會,增加其國際化的機會。 莫德納台灣李宜真總經理表示台灣以完善醫療體制,多元產業人才、科學家與研究機構,以及生技創新能量舉世聞名。與中研院的合作將有助發掘mRNA更多的應用可能,尋找解決全球面臨的醫療照護挑戰的創新解方,突破目前疾病預防及臨床治療疆界。 莫德納mRNA新冠疫苗研發的重要推手─莫德納基因黃翊群總經理暨科學長特地代表莫德納總部來台參與簽署儀式。黃翊群指出,生醫產業的培植需要長期投資,期待透過產研合作畫拋磚引玉,鼓勵更多台灣科研先進加入mRNA 研究領域、開發其無限應用潛力。 中研院mRNA研發能量看漲 中央研究院唐堂副院長分享,中研院在2020年底即組成首支mRNA疫苗研發團隊,並以藥品優良製造作業規範(GMP)的精神規劃建置核心設施─「mRNA先導研究設施」,以供應早期臨床試驗所需的mRNA疫苗,同時也積極延攬研發與技術的人才,加速發展mRNA技術,來應對已知及未知的疾病,「mRNA先導研究設施」預計今(2023)年底完成場域驗證,2024年開始接受產業及學研界小型試量產。 作為合作的第一步,且為了加速mRNA技術的發展、培植台灣生醫研究人才,莫德納台灣與中央研究院攜手共同舉辦「莫德納台灣mRNA前瞻新創獎」計畫,徵案領域將針對以下五大治療領域:傳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免疫腫瘤(Immuno-oncology)、罕見疾病(Rare diseases)、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自體免疫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每組獲選團體/個人可以獲得新台幣50萬元整研究支持獎金,並能夠獲得莫德納台灣的一對一業師輔導機會。 促進雙方相關研究領域間的交流與合作 生醫轉譯研究中心吳漢忠主任表示,國家生技研究園區作為台灣生醫新創的搖籃,致力於協助研發團隊串接國內外資源。mRNA技術在全球生物技術領域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經歷了新冠疫情的考驗以及其他多個疾病領域的實驗後,本院與莫德納的mRNA技術日益成熟。這次的合作意向書將促進雙方相關研究領域間的交流與合作,幫助研究人才與國際上最新的生物醫學技術接軌,創造更多接軌世界舞台的機會。 2023年首屆計畫將於6月9日起正式展開,歡迎全國科研團隊踴躍參與提案,徵件活動將從活動公告日至7月31日下午5時整止。詳細競賽相關資訊會公布於中研院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官方網站,歡迎有意願報名者上網查詢。

臺大團隊研發電紡紗人工角膜可促進神經再生 獲國家新創獎肯定登國際期刊

臺大團隊研發電紡紗人工角膜可促進神經再生 獲國家新創獎肯定登國際期刊#唐堂

臺大醫院以及臺灣大學團隊成功研發「電紡紗」人工角膜,在動物實驗中證明,移植後可成功促進角膜神經再生。團隊研發的其他電紡紗生醫材質,也證明有促進「視網膜神經節細胞」分化及視神經修復的潛能。團隊研究結果獲得本屆國家新創獎肯定,並已發表多篇論文在「國際分子科學雜誌」、「美國化學學會應用生物材料」等國際期刊上。 視覺相關神經修復為目前醫療仍難突破的困境 臺大醫院眼科部王一中主任表示,角膜、網膜或視神經等主控視覺的相關組織,都佈滿了重要的神經組織。一旦神經受到損傷,目前的醫療技術極難成功修復,這也是眾多病患視力受損的主因。目前視覺神經修復的治療以昂貴但成效有限的藥物為主,國內在法規限制下許多藥物也無法使用。臺大醫院眼科陳偉勵教授、廖述朗教授、陳達慶醫師、臺大工學院林唯芳教授、中研院唐堂研究員及郭紘志研究員多年來研發的電紡紗生醫材質,可作成層狀人工角膜移植片或層狀幹細胞其神經細胞分化載體,比其他市售或研發中的人工角膜移植片,有更卓越的神經修復功能;目前也與哈佛大學團隊合作,往管狀材質、水凝膠材質促進視神經發展的方向前進。 臺大團隊研發的電紡紗材質安全細緻,可以誘導神經細胞的方向性生長,並穩定釋出神經生長傳遞物質 臺大醫院眼科教授,也是「臺大醫院高階眼表面與角膜神經研究中心」主持人陳偉勵指出,角膜神經密度佔全身之冠,任何傷害所造成的病變,不僅造成嚴重的視力障礙,需要很長的時間才可能修復,也可能永久無法復原。目前的療法倚賴長期且頻繁使用的昂貴眼藥;臨床上使用不便。團隊目前研發出可促進角膜神經修復的人工角膜層片,若能成功進入臨床,對於病患來說是很大的福音。臺大工學院教授,也是臺大團隊電紡紗材質主要研發者林唯芳指出,團隊所研發的視覺相關電紡紗材質,乃由微米等級的胜肽鏈支架紡織而成,不僅可誘導神經延絲狀材質方向性生長,更可以穩定釋出促進神經生長的傳遞物質。比其他市售或研發中的人工角膜移植片,有更卓越的神經修復功能。目前人工角膜層片不僅動物實驗顯示安全無虞,治療成效也相當優越。 臺大醫院眼科陳達慶醫師表示,「視網膜神經節細胞」和視神經的損傷也佔失明病患的大宗,但目前有效的治療方法不多。臺大團隊研發的電紡紗材質目前在「誘導性全能幹細胞神經研發中心」分化為「視網膜神經節細胞」的研究上,在細胞培養層次有極優越的表現。未來將往動物實驗及管狀材質、水凝膠材質研發上繼續邁進。  臺大醫院秉持發展前瞻性的研究,提供高品質與人性化醫療之使命,本次與臺灣大學合作研發電紡紗人工角膜可促進神經再生,不但獲國家新創獎肯定並登上國際期刊,未來亦將往人體試驗階段方向努力,期待能造福更多有需要的病友。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