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泡

幫燈管燈泡「穿衣戴帽」 避免汞危害健康

幫燈管燈泡「穿衣戴帽」 避免汞危害健康#燈泡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新春將至,家家戶戶除舊佈新,環保署提醒您汰換老舊燈管燈泡時,記得在回收前為它們「穿衣」、「戴帽」,避免回收運送碰撞破損,多一份用心,不但是對回收清潔人員的體恤,更能保護我們的環境、珍惜稀有資源。市售的日光燈或俗稱省電燈泡的安定器內藏式螢光燈泡及緊密型螢光燈管,因為不易清除、處理,而且含有害物質汞,是環保署公告的應回收廢棄物,必須和一般垃圾分開,妥為回收。玻璃材質的廢燈管燈泡,在回收清運過程中,如果沒有包裝保護並妥善貯存,很容易在後續清運、貯存、分類的過程中破損,玻璃碎片容易割傷回收清潔人員,有害物質汞逸散到環境中,也會危害人體健康及生態環境。此外,廢燈管燈泡經處理後,可以回收銅、鐵、鋁等金屬及玻璃、塑膠等物質,而回收的汞及螢光粉,經妥善處理後也可以重新裝填製成再生燈管,成為具有「搖籃到搖籃」概念的環保再生品。環保署提醒您,更換燈管燈泡時,如果能馬上將廢燈管燈泡直接放入新品的包裝紙套或紙盒中,或是利用水果網套、氣泡袋等緩衝素材強化保護,就能大幅降低破損的機率。住宅社區或機關行號設置廢燈管燈泡回收設施,也應該採用長形塑膠箱或木箱等可加蓋的堅固貯存容器,避免收集暫存的廢燈管燈泡傾倒或破損。另外,定期送交回收商或處理廠,也能減少貯存過程破損的機率。

大掃除換燈泡要小心 割傷恐喪命

大掃除換燈泡要小心 割傷恐喪命#燈泡

換換一閃一閃的燈泡是最平常不過的動作,但當心一旦打破不慎割傷自己,很可能由於傷口碰觸到含汞等的重金屬導致潰爛,甚至有截肢、喪命的危險。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提醒民眾,當被破碎的燈泡割傷後,一定要先用清水大量沖洗,接著再用清潔劑清洗。(圖片翻攝自維基百科,作者是Edokter、KMJ。)農曆新年在即,家家戶戶開始大掃除,但小心換燈泡時若不慎打破,且又被燈泡碎片割傷,可能會讓傷口潰爛且有截肢與生命的危險。由於省電燈泡與一般日光燈管內含有無毒氬氣、螢光粉末與少量的汞蒸氣,一旦不小心打破且割傷,可能因為重金屬成分造成潰爛。醫師趙昭明表示,碰到重金屬的小傷口若置之不理,會導致續發性感染引起組織炎,會有截肢或生命的危險,因此除了先用清水沖洗傷口之外,也要用清潔劑洗一洗,但醫師提醒切記勿摩擦傷口,以免愈來愈嚴重。此外,根據衛生署的資料指出,打破燈泡、燈管也可能吸入有毒汞蒸氣,抑或是吸入螢光粉末而嗆傷,導致傷及肺、腦與中樞神經,因此提醒民眾在打破燈具後,除了小心別被割傷之外,要先掩住口鼻並開門窗,以免吸入有毒物質,接著再將碎片包起來並在外包裝註明「破碎燈泡、燈管」,以免傷及幫忙收垃圾的清潔人員」。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