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活動

百人體驗CPR+AED活動 扎實練習讓急救不軟手

百人體驗CPR+AED活動 扎實練習讓急救不軟手#體驗活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為了讓每位民眾都能在緊急時刻勇敢救人,讓「心」動起來,今日下午台北市衛生局舉辦AED Trainer百人體驗活動,提供輕巧的AED模擬機,搭配Mini版的安妮,讓參與學員充分練習,並呼籲大家重視CPR+AED的急救技能,準確落實不只能大幅提升存活率,也希望透過體驗活動讓學習急救技能(CPR+AED)成為全民運動。CPR+AED可增4倍存活率 且電擊可讓9成患者心跳回復正常成人猝死最常見原因是因為心臟不規則跳動,此時如果立刻施予心肺復甦術(CPR)能使病患存活率達3-4%,若CPR搭配AED的操作,存活率提升至14%;數據更顯示,對於心跳突然停止的病人,施以CPR+AED急救,相較只施行CPR者,大幅增加4倍以上存活率,且病患在昏倒1分鐘內施行AED電擊,心跳回復正常的機率高達9成,因此旁觀者急救扮演極重要的關鍵角色。台北市政府黃榮峰副祕書長表示,心臟疾病問題對高齡化社會有相當的嚴重性,鑒於目前國人對於CPR的觀念和技術操作都已熟知,但若能再加上AED的使用,存活率會更高,;因此希望今天的體驗活動能讓大家更熟悉AED的操作,並讓國人普遍接受CPR+AED的技術應用,成為一項全民運動。關乎人命!旁觀者常缺乏自信進行急救 扎實訓練讓你更有勇氣台北市衛生局林奇宏局長也表示,台北市公共場域的AED(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設置目標和密度,將向日本東京看齊,預計今年能達到設置的目標;但機器要發揮功用,最重要的還是在危急事件發生時,周圍的市民知道該如何使用、敢於使用,因此提升操作上的知能是刻不容緩之事,藉由今日的活動讓眾人們實際體驗操作,未來急救時才不至於手腳發軟,更有信心的上場救人,發揮急救功效。「CPR+AED」的訓練並不困難,但仍有受過訓的民眾臨場缺乏自信而不敢施作CPR、更遑論操作AED,因此紮實的練習將是提高救人意願的不二法門;透過體驗活動、提供簡易版教具,讓民眾有更多練習的機會。台北市政府也呼籲急救時可謹遵「叫叫CD」口訣,讓急救過程更精確、提升急救成效;「叫」:呼喚並輕拍病患,若皆無反應、目視也無呼吸,立即進行第二個「叫」:呼救,自行打119或請旁人協助撥打,並將AED裝置取來;接著進行「CPR」:在胸部兩乳頭正中間處,施以按壓,達到100下/分的速率,直到AED裝置來到;「D」:打開AED電源、貼上電擊貼片、分析心律,再壓下電擊鍵(機器會指示需要電擊),直到救護車到場接手。

喜樂辦體驗活動 助學生了解身障者

喜樂辦體驗活動 助學生了解身障者#體驗活動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彰化縣喜樂保育院長期深耕於台灣身心障礙者社會福利服務領域,並提供身心障礙者就學、就醫、就業、就養全方位的服務,推動社會教育,增進社會大眾對身心障礙者的接納與認識。透過社會宣導活動,走入社區,進入校園,以講述生命教育繪本、舉辦身障體驗的方式,結合在地學校,共同為身心障礙者營造一個友善、符合公平正義的社會環境。今天溪湖國小辦理生命教育活動,以一年級、幼稚班共六個班級為主要宣導對象,首先由喜樂保育院詹紋芬關懷師講述《喜樂阿嬤》的故事繪本,阿山小時候因小兒麻痺症,無法行走,只能爬行,喜樂阿嬤帶阿山看醫生、動手術,耐心的照顧他,並鼓勵他學著自己站起來,瑪喜樂阿嬤說:「沒關係,慢慢站起來,不是隨時隨地都有人可以幫助你!」阿山靠著自己的力量站起來,七歲那年他爬著進保育院,十八歲那年,他用自己的雙腳走出去。喜樂阿嬤用她的生命,給了阿山新的生命。學生認真的聽講,在有獎徵答時大家踴躍舉手回答問題。生命教育體驗活動以分隊闖關的模式進行,將6班分成3組輪流闖關。第一關為「敲杖問路」,低年級的小朋友很配合老師的指令,小手牽小手,矇著眼睛,手拿著拐杖探路,快撞到大樹時另一個同伴會通知要轉彎了;「黑箱作業」,在箱內放樂高、圓球、方型積木等,請同學以手觸摸選出與箱面一模一樣的物品;「兩人三腳」,以彈性綳帶綁在小腳上,1為內腳,2為外腳,兩人同心協力,腳步一致向前行,當體驗完關主問每一位小朋友的感想時,小朋友表示身障朋友真的很辛苦,雖看不到東西還要做家事、要走路,他們很勇敢,以後看到身心障礙同學要主動幫助他們。藉由舉辦生命教育繪本講述與生命教育體驗活動,讓學生對身心障礙者的認識更深入、學會尊重與同理。林瑞堂輔導主任感謝喜樂保育院到學校辦理生命教育體驗活動,讓每一位小朋友都有機會實際參與體驗,透過體驗活動同學們更能懂得接納、尊重並以實際行動幫助溪湖特教班的同學。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