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菜

台4年來首見 印尼看護染布氏桿菌

台4年來首見 印尼看護染布氏桿菌#果菜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布氏桿菌主要在動物間傳播,會有持續性、間歇性或不規則發熱,也會造成類流感症狀;台灣並非布氏桿菌病流行地區,但曾於2011年出現5例境外移入病例,時隔四年,疾管署今公布一例布氏桿菌病境外移入病例,為35歲印尼籍女性看護,目前個案仍住院治療中,同住接觸者無疑似症狀。個案無出國史 疑曾遭感染又復發疾管署表示,此個案本月初因出現發燒、下背痛、無法移動等不適症狀,由雇主帶至診所就醫,後因病況未好轉,改至醫院就醫並住院,經檢驗確定為布氏桿菌病。個案自去年5月入境至今未再出境,近期亦無國內旅遊史,且未曾飲用未經消毒奶製品及乳酪、無接觸生肉類或生食習慣,惟因布氏桿菌病潛伏期可長達數週至數月,甚至半年,雖個案入境已15個月,但由檢驗結果懷疑以前曾經感染,此次為之前治療不完全復發感染,故研判為境外移入病例。布氏桿菌為動物傳播 地中海、東南亞曾流行疾管署指出,布氏桿菌主要在動物間傳播,人類則因為接觸到感染動物的組織或食入乳製品而感染,症狀為持續性、間歇性或不規則發熱,也會造成類流感症狀,如發燒、冒汗、頭疼、背痛及四肢無力,嚴重者會造成中樞神經系統的病變。布氏桿菌病是全球性的疾病,其中公共衛生不佳的國家病例較多,常見於地中海地區、東非、中南美洲、中東等地,東南亞部分生產乳製品的農場也曾爆發流行。民眾前往上述高風險流行地區旅遊時,應避免生食牛、羊肉、或生飲動物奶以及起司、冰淇淋等乳製品,或與動物過度親密接觸,如有不適症狀,請儘速就醫,並向醫師說明旅遊及接觸史,以利醫師診斷、治療及通報。

北市抽驗殘留農藥 全力防堵違規蔬果

北市抽驗殘留農藥 全力防堵違規蔬果#果菜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農曆春節將至,大量生鮮蔬果進入果菜批發市場交易,爲維護市民消費安全,台北市政府衛生局與台北農產公司透過「市府監測聯合執行小組」,共同分工合作,進行生化快速檢驗方法篩檢蔬果殘留農藥,並將異常檢體進行化學法檢驗確認,全力防堵違規蔬果進場交易。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每年均訂有生鮮蔬果專案抽驗計畫,定期前往本市各蔬果販售業者,包含零售業者、超市、大賣場、批發市場等處,抽驗生鮮蔬果殘留農藥情形,如有不符規定,將依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第11條第1項第5款規定處辦。除針對不合格率相對較高之葉菜類、豆菜類及柑桔類等時令蔬果進行抽驗外,鑒於年節將至,另抽驗應景產品,包含芥菜、大蒜、椪柑、棗子等檢驗農藥殘留。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特別表示,食品安全首重源頭把關,於市面抽驗產品屬於終端的管理,只有落實源頭田間監測及產地加強輔導農民於栽種時正確施用農藥,才能有效減少蔬果殘留農藥的問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