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頭

終止婦女遭受暴力 號召「V-MEN」站出來

終止婦女遭受暴力 號召「V-MEN」站出來#拳頭

國際終止婦女受暴日即將來到,勵馨基金會發起「Love Women, Stop Violence」反暴力運動,廣邀民狀參加,尤其是男性,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紀惠容表示,台灣暴力事件的加害人以男性居多,男性加入暴力防治工作者卻微乎其微,因此勵馨基金會號召二千名男性成為「V-MEN」,承諾宣示消除對婦女任何型式的暴力,用擁抱代替拳頭,對女性更友善。勵馨基金會表示,「V-MEN」的V取自國際的V-day運動,指的是杜絕性別暴力(Against Violence)好男性,不對伴侶使用任何暴力行為的好情人(Valentine),對陰道友善(Vagina)、疼愛珍惜身邊女性、並用友善具體行動,創造雙贏兩性關係(Victory)好男人。而行政院衛生署的衛教週報中也表示,當一個人的行為威脅到他周遭人的人身安全,造成身體的受傷或心理的創傷,甚至造成死亡的恐懼,不管有沒有激發的因素或預警的前兆,都可能引發暴力行為,而臨床表現小至言語的敵對傾向、大至嚴重到足以造成他人傷殘甚至死亡的威脅,對周遭接觸的人們造成很大的壓力,甚至有些還會伴隨暴怒、興奮和幻覺的表現,造成原因可能為,反社會的人格傾向或異常者、有酗酒習慣或藥物濫用者、精神分裂症患者,或是某些文化背景也會造成暴力行為的出現。對於有暴力行為的人,應該要怎麼保護自己?衛生署衛教週報中表示,對於周遭有暴力行為者,應該清楚瞭解該行為發生時是無法忍受的,所以要清楚地向他表達交往的界線,平時多演練並熟習逃避暴力行為攻擊的方式與途徑,對於有暴力行為者,應該讓他沒有機會接觸傷人的利器,甚至透過與當地警察單位聯絡等方法,做為人身安全保護的不時之需。年輕學子熬夜睡不飽 恐會引發「暴力」個性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468青少年喝太多汽水! 不健康又易增加暴力傾向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990家庭紛爭年長女性家暴面面觀 婆婆受虐情況知多少?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1634

男陰囊腫大! 找不到合身褲可穿

男陰囊腫大! 找不到合身褲可穿#拳頭

一名32歲男性自述在半年前曾被木板打到,當時大腿內側出現大片瘀青,之後逐漸散去,便不以為意,直到最近發覺陰囊逐漸變大,且大小比成年男性的拳頭還大,因此就醫。經超音波檢查發現是繼發性的陰囊水腫,遂以手術治療。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周固表示,陰囊水腫可分為先天性與繼發性。先天陰囊水腫多發生在孩童時期,因為腹腔內的腹水流到陰囊中而形成;繼發性的陰囊水腫則為疾病所引起,如副睪發炎、睪丸腫瘤、疝氣等,或是外傷等。外傷與陰囊水腫有何關聯?周固醫師指出,由於受傷時組織受損或是形成血腫塊,使得正常的體液吸收改變,造成體液一直存留於白膜之下,形成陰囊水腫。也可能在受傷時,淋巴腺受到損傷,使得體液回流不足,積存在陰囊內,造成水腫的情況。延伸閱讀「陰囊腫大」: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1855

嬰幼兒喜歡握拳頭不放?醫師籲:小心腦損傷

嬰幼兒喜歡握拳頭不放?醫師籲:小心腦損傷#拳頭

您家的寶寶常會握著拳頭不放嗎!台中沙鹿有一位七個月大的林小弟,看起來聰明可愛,但是左手常常握著拳頭不放,原本家人不以為意,後來到光田醫院打疫苗順便接受檢查時,才赫然得知孩子於胎兒期曾因腦部損傷導致腦性麻痺,因此左手才會常常握著拳頭。所幸及時發現並轉介至該院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接受復健治療後,左手活動功能已有顯著的進步,往後與其他孩子應不至有太大的差別。光田兒科暨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江國樑醫師表示,林小弟出生過程十分順利,平時也看不出有什麼異狀,但在七個月大時,家長發現孩子左手好像常握著拳頭不放,一開始還以為孩子只是左手比較有力量,才喜歡握緊拳頭。沒想到最近到醫院打疫苗與檢查時,才得知狀況並不單純,立即轉介到光田早期療育評估中心進一步檢查。經院方評估後,發現林小弟除了左手外觀一直呈現緊握,拇指靈活度明顯差於右手外,力量也比較差。進一步透過神經學理學檢查、體感覺誘發電位,及腦部核磁共振檢查後,發現林小弟右腦腦室附近有一個因缺氧、缺血引起的局部腦損傷病灶,這個位置的傷害正好會影響手部精細動作操作。回溯其病史,才從媽媽口中得知曾在懷孕晚期跌倒撞到腹部,當時有輕微的陰道出血,但後來無大礙。推測當初的撞擊很可能就是林小弟腦部傷害的原因。江國樑醫師表示,腦性麻痺是指胎兒或寶寶在大腦中樞神經系統在尚未發育成熟前受到損傷或發生病變,而導致往後運動機能產生障礙,另外還可能造成智能、語言、行動、性格甚至感覺系統,如聽覺、視覺、觸覺等種種的機能的問題,有的學者將腦性麻痺另外稱作「腦損傷症候群」。腦部的損傷並不會持續惡化,但隨著寶寶腦部受傷部位與程度的不同,臨床表現可能會因人而異。因此在治療或教育此類病兒時,必須審慎的評估障礙的種類與嚴重度,再就每位病人的需要,從藥物、復健及教育型態內容訂定出個別的、全人的指導方向。以林小弟為例,如果沒有早期接受復健治療,恐怕導致左手的肌肉及關節硬化,嚴重影響往後的活動。而林小弟在接受近四個月物理與職能復健治療後,左手功能已明顯進步,並不至於與同年齡兒童落後太多。江國樑醫師也特別列出相關的臨床徵兆,提醒家長若發現孩子有下列的症狀時應提高警覺!延伸閱讀「各類型腦性麻痺的臨床特徵」: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0266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