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多醣症

胸悶+手指卡卡 黏多醣症在他體內躲31年!

胸悶+手指卡卡 黏多醣症在他體內躲31年!#黏多醣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採訪報導)一般來說,黏多醣症會在孩童3歲時出現骨骼、關節僵硬、長不高等症狀,但可別以為過了這段時間,黏寶寶就不會現身!日前一名31歲男子,突然感覺胸悶,手指末梢無法伸直;進一步確診才發現,竟是躲藏體內已久的黏多醣症露出馬腳。遺傳到基因缺陷 體內細胞無法分解黏多醣對正常人而言,將10支手指頭自然伸直,是再簡單不過的事;但對這名男子來說,卻是從小到大都無法完成的任務,而這極小動作竟然在他發病時才發現!台北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醫師林炫沛表示,個案因某日感到胸悶、呼吸困難,就醫檢查才發現,原來原來是黏多醣症在他體內藏了31年!而身高165公分的他,雖然看起來與其他人沒什麼異樣,但與家庭成員相比,卻是矮上一截。對此,林炫沛醫師說,雖然個案身高看似正常,但若將家庭成員納入考量,就會發現其實有很大的差別!他提醒,觀察身高時,應將其他成員與自己相比,當心讓黏多醣症藏體內,累積時間越長,治療會更困難。3歲快速變化 顏面扭曲、骨骼差此外,林炫沛醫師也指出,黏多醣症的成因屬先天代謝隱性遺傳疾病,可能由無症狀帶因的父母或父母雙方將基因缺陷遺傳給子女;而黏寶寶的基因缺陷,會造成體內細胞缺乏將黏多醣聚合物分解的酵素,導致黏多醣漸漸堆積在細胞、結締組織與許多器官中,並傷害器官功能運作。以第二型黏多醣症為例,輕度的黏寶寶發病較晚、智力正常,生命期與正常人差不多,但體格會相對嬌小且骨頭及關節僵硬;而重度者會在3歲快速變化,出現智能障礙、顏面扭曲、骨骼變差,多半在15歲時結束生命。年增4、5例 平均壽命15歲林炫沛醫師說,截至目前,國內有將近210個黏多醣症個案,平均都只有15歲的壽命,而其中有90位存活。根據統計,台灣的發生率與西方國家相同,平均1年有4~5個黏寶寶誕生,雖屬罕見疾病但卻還是值得注意。因此,為確保日後不受黏多醣症干擾、造成家庭悲劇,家長在孩童出生時,最好就帶著寶寶受檢,早期發現、及早治療,同時進行遺傳諮詢,可望擺脫家庭遺傳疾病再發的宿命。 

一滴血讓黏寶寶躲不了!新生兒免費篩檢7縣市開跑

一滴血讓黏寶寶躲不了!新生兒免費篩檢7縣市開跑#黏多醣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採訪報導)罕見遺傳性疾病總來的無聲無息,確診後卻又讓人感到驚天動地。而所謂的黏多醣症,就屬先天代謝異常的遺傳疾病,不管是隔代、旁系,只要有血緣關係都可能造成不幸;因此,衛生保健基金會從今年9月起,提供約8百萬元經費免費替新生兒篩檢,盼每位孩子健康,及早發現、治療。黏寶寶初期徵兆:肚子大、頭髮粗糙黏多醣症屬隱性罕見遺傳疾病,患者通常出生時無異樣,但卻在皮膚及毛髮上出現變化,大多於1~3歲時症狀轉為明顯,其中包括關節疼痛、肚子明顯凸出、頭髮粗糙等。但也因為這些症狀多樣,導致患者往往需要花上大把時間才找出真正病因,以致拖延就診時間。對此,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醫師林炫沛指出,由於黏多醣症確診的時間不一,有些人出生不到兩個月就確診,但也有人經過10、20年才開始治療。對多數患者而言,幾乎都要花上1年半到3年的時間,才能確定罹患黏多醣症;而這時間往往也是家中喜得下一胎的時刻,因此若能及早確診、治療,就能避免生出第2、3個黏寶寶。出生後3天內 血液即可篩檢而為了遏止黏多醣症的悲劇在家庭上演,衛生保健基金會新生兒篩檢中心所長江傳箕表示,從今年9月開始,全台三間新生兒篩檢中心推動「黏多醣症新生兒公益篩檢」,新手爸媽只要在寶寶出生後48~72小時,參加溶小體儲積症篩檢,即可免費接受黏多醣症第2型與第6型篩檢。受檢率93% 盼不遺漏任一新生兒江傳箕說,只要由醫院或診所採取新生兒0.2CC的血液,滴在濾紙血片上送回檢驗中心即可知曉結果;而目前也在宜蘭縣、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嘉義縣、台南市及屏東縣等7個縣市推動,截至目前受檢率已達百分之93。他強調,還有7%的家長沒有建立篩檢意識,盼能達到百分之百不遺漏任何一個新生兒。此外他進一步說明,早期篩檢也能及早診斷,加快確診速度並追蹤治療;利用酵素替代或接受骨髓、臍帶血移植,即有機會順利控制病情,協助病患家庭擺脫遺傳疾病的痛苦,擁有正常生活。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