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森症

忘記吃藥?小腸灌流術來幫你

忘記吃藥?小腸灌流術來幫你#巴金森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罹患巴金森病20餘年的高雄市聰動成長協會理事長曾國修,原來在一家工程公司上班,後來因為有右臂持續疼痛及僵硬、字越寫越小等症狀,四處求診都不見好轉,進一步到台大醫院檢查,才確診罹患巴金森病。巴金森症約出現在老年人60歲時隨著老年海嘯來襲,我國目前約有巴金森患者4~5萬人,專家推估到了2030年,巴金森病患者恐大增1倍,社團法人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理事長、台大醫院神經部吳瑞美教授指出,這種症狀大約出現在老年人60歲時,家人應注意長輩若有以下症狀,應懷疑罹患巴金森症:1) 靜態顫抖2) 關節僵硬3) 行動遲緩4) 走路碎步5) 平衡困難6) 字體變小7) 面具臉8) 講話小聲9) 關節痠疼10)  刷牙穿衣困難誤以為正常老化 錯失早期治療巴金森氏症是一種不正常的老化現象,它可以被控制得很好,但無法痊癒,人類動作的控制,都跟一種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有關,多巴胺神經細胞死亡,造成動作障礙,就會提早老化,家人常會認為手動、講話不清是正常老化現象而未多注意,因而錯失早期治療的黃金期。小腸灌流術 藥可直接被吸收吳瑞美教授表示,一般來說,醫師會給予巴金森症患者口服藥物,除了口服藥物外,也可以進行深腦刺激術,是一種把電擊放到大腦刺激運動迴路的方法,因手術多少有感染風險,逾70歲患者易感染免疫疾病、不適合開腦,就可以考慮小腸灌流術。小腸灌流術,是做一個胃造口,外表上像是皮帶上的小腰包,裡面是微電腦控制的試管及藥物,每隔一段時間藥物會自動感應輸出,藥就可直接被小腸吸收,不但不會有忘記吃藥問題,也可讓病人避免因藥物濃度降低造成動作障礙。

巴金森不「斷電」 靠這療法!

巴金森不「斷電」 靠這療法!#巴金森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現年67歲的張光澤,因未發現走路時左手無法自然擺動,然而,張光澤從出現症狀到確診,經歷2年時間,今年67歲的曾東漢,一開始因為手部顫抖而就醫,卻沒在第一時間就被診斷出患有巴金森病,事隔1年,才確診為巴金森病,上述兩病患都藉由口服藥物治療,雖然會有失眠及便秘的困擾,但病情控制穩定。腦內多巴胺分泌不足 訊息傳遞混亂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內科陸清松教授說明,巴金森病的動作障礙原因,是腦內多巴胺分泌不足,巴金森病患者的大腦系統無法有效傳令,導致訊息傳遞混亂,送出的指令不足,讓指揮中心便無法正常的帶領肢體完成日常動作。常見症狀 肌張力不全、便秘、幻覺罹患巴金森症的病患可能會出現運動波動現象,如「來電-斷電(On-Off)」,及可能身體僵住(freezing)現象,還有常見藥物副作用如異動症(on-dyskinesia)、肌張力不全症(off-dystonia)以及便秘、幻覺、興奮、疼痛等現象。小腸灌流術 有效改善動作波動現象現今最常見的手術治療為深腦刺激術(DBS),第一次手術治療雖然需要部分自費,但健保署提供終生免費電池,手術風險低併發症少,另外,日前衛福部已核准最新的小腸灌流術治療(levodopa-carbidopa intestinal gel,LCIG),直接透過小腸給藥穩定血液中藥物濃度,有效改善患者動作波動現象。社團法人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理事長、台大醫院神經部吳瑞美教授表示,巴金森患者應相信醫師專業,遵循治療計畫,以做好症狀控制與延遲病程發展為目標,期間親友的陪伴、病友間交流以及患者本身願意多參與活動,對於病患身心皆有幫助。

服用巴金森症藥物 高蛋白食物是大忌

服用巴金森症藥物 高蛋白食物是大忌#巴金森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65歲李先生半年前開始左側手部會不自主顫抖,常覺得左手在日常生活中有吃力的感覺,走路行動上左側肢體僵硬並且拖著小碎步,檢查後發現罹是巴金森氏症。用藥後雖然症狀有改善,但是長年累月的便秘情形也讓他相當困擾。醫師在與李先生詳細討論用藥過程中,才知道原來李先生總是在吃完飯後隨即將巴金森症藥物服用,並且每餐大多食用富含高蛋白質肉食的習慣,讓藥效大打折扣。醫師建議在飯前半小時服用藥物並且增加蔬菜類的攝取,減少便秘與改善消化狀況,目前使用同樣劑量的巴金森症藥物,症狀改善就獲得大幅度的進步。維他命B群恐也會使藥效變差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神經部陳凱翔醫師表示,巴金森氏症不只會影響到病人行動上的困難,腦部除了黑質的退化,基底核多巴胺不足以外,失智、睡眠障礙、憂鬱症、嗅覺喪失等都是病程中的一環,此外,在此眾多的「巴金森非運動性障礙症狀」當中,腸胃道的功能異常並伴隨長期便秘與宿便堆積是相當常見的問題。這不僅造成巴金森症病患的困擾,更會造成藥物吸收的不可預期性。此外,巴金森症的藥物會因為蛋白質的關係造成在腸道吸收時的競爭效應,會使得藥物「有吃沒有到」,自然療效不佳。因此,隨餐服用或是食用高蛋白食物是大忌。而許多人常補充的維他命B群,其中維生素B6的化學特性也會使得左多巴胺吸收變差,所以一些營養補給品盡量分開服用較為適當。

巴金森症患者身心受煎熬 行動也受阻

巴金森症患者身心受煎熬 行動也受阻#巴金森症

在台大醫院神經部吳瑞美教授號召下,「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Parkinson Alliance of Taiwan,簡稱PAT)成立,期望透過這個病友協會的力量,為全台灣巴金森氏症病友的健康與福祉而努力。(圖:巴金森症病友談自身經驗)巴金森症屬於病程相當長的慢性疾病,對於患者和家屬而言,除了要經歷患病與治療的過程外,在心理層面上也須承壓力的折磨。不少患者因為害怕突然發病無法控制自己的行動,漸漸得不敢出門;也擔心在病程後期,需要家人長期照護,影響到家庭的生活品質與經濟狀況。巴金森症逐漸成為國人相當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約佔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的 1~2%。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台灣有超過三萬人以上罹患此症,健保資料庫顯示八萬多人因巴金森症及相關症狀而接受治療。台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戴春暉表示,一般而言,年輕型巴金森症病程較緩慢,也不易得到失智症,對於藥物的耐受性也較高,透過適當的運動及調養,有些患者十幾年一直是第二期或第三期,但是多數病患於服用藥物後的五到十年,須要使用更高的藥量,甚至產生新的症狀,如運動症狀的反覆波動或不自主的肢體扭動,造成生活能力下降,而這樣的情況經常是日益惡化,無法以目前的藥物做有效的控制。戴醫師說明,當藥物無法控制時,深腦刺激術(DBS)是目前治療巴金森症的最有效而安全的外科治療方式,能夠幫助病患恢復一般的行動力,也能降低50~70%的口服藥物劑量,減少低血壓或精神方面的副作用。不管是在實證醫學或治療指南,深腦刺激術都被列為治療巴金森症的臨床指標。

影音/巴金森症難發現 早治療預後好

影音/巴金森症難發現 早治療預後好#巴金森症

53歲的陳先生,原本連走路都無法走,因為手腳會不停顫抖,雖然看過中醫,以為是腦中風,也嘗試過針灸治療,但病情一直沒有起色。後來到大醫院檢查才知道,原來是罹患了巴金森症。幸好陳先生及早接受開刀手術治療,隔年他還和朋友一同去登玉山,完成他的夢想,現在的他,已經可以和一般人一樣、過正常生活。醫師說,巴金森症是一種老化疾病,好發年齡在60歲左右,因為中腦組織的多巴胺細胞大量減少,而造成動作障礙,很多人會初期誤以為是退化性關節炎或中風症狀,而延誤治療。根據健保局資料庫顯示,台灣已有八萬多人因巴金森症、及相關疾病接受治療,因此醫師提醒民眾,若家中老人家動作變慢,走路出現小碎步或腳拖地,莫名其妙跌倒等症狀,就很可能是巴金森症的前兆,最好儘速就醫檢查,以免延誤病情。※公視新聞提供http://news.pts.org.tw/news_detail.php?NEENO=198668

交大、慈濟協力 打造神經醫學科學團隊

交大、慈濟協力 打造神經醫學科學團隊#巴金森症

為促進學術交流與醫療臨床應用發展,日前(9/9),花蓮慈院與交通大學首度組成跨院校神經醫學科學團隊,結合頂尖醫療和學術團隊,建立起臨床醫學與生技工程的交流平台。由交通大學吳重雨校長與花蓮慈院林俊龍院長代表簽署學術交流協定,預計將整合研究資源與學術研究、共同舉辦研討會等多方面的合作交流,促進生醫工程研究快速發展,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院校雙方皆肯定這對未來的生技產業與臨床醫學交流將是一大躍進。隨著醫療的發達與科技的進步,原本只存在於科幻小說中的人體植入裝置與技術,已經被應用在現實生活中,其中最為廣泛應用的,除了全球已經有十幾萬人植入的人工電子耳之外,就是常被應用於治療巴金森氏症等運動障礙疾病的深部腦刺激晶片,而為了更精準的治療患者,花蓮慈院與交通大學組成跨院校的神經醫學科學團隊,結合跨領域的學術合作,奠定更廣泛且紮實的基礎。2007年交通大學成立「智慧型仿生裝置研究中心」,利用微電子刺激神經細胞技術,進而使細胞再生達到改善黃斑老化、色素性視網膜炎、巴金森氏症、癲癇及神經損傷患者等醫學應用面前進。交通大學校長吳重雨表示,期望透過臨床醫師與工程師的密切合作,研發出高科技、價格更低廉的醫療電子輔具,並將高階醫療元件,逐步運用在臨床醫學,為患者帶來重生的希望。花蓮慈院院長林俊龍表示,以守護民眾健康為己任的慈濟醫院,一直致力於各項疾病的治療與預防,這次與交通大學簽訂學術合作約定,就是希望透過跨領域、跨院校的結合,能將生技產業實際運用在臨床醫學中,也期望在雙方的合作下,能持續穩健地產生更具前瞻性、實質性的交流成果,提昇醫療服務品質。而促成這次學術合作推手之一的花蓮慈院神經內科辛裕隆主任表示,跨院校、跨領域的的合作,能促進學術交流與臨床應用的發展,讓有需要的患者能得到更好的醫療服務。目前已經與交通大學智慧型仿生裝置研究中心、成功大學心理學系暨認知科學研究所等單位合作了三年多,進行整合型的研究計畫,初步成果2010年已在台灣及美國神經醫學相關醫學會議上發表,獲得國際間許多專家的肯定與重視,未來目標要研發出更精準的定位模式以及深部腦刺激晶片。 簽約儀式後,花蓮慈院神經醫學科學中心舉辦「神經腦介面研討會」,邀請交通大學吳重雨校長、闕河鳴教授、成功大學蕭富仁教授、花蓮慈院研究部陳美芳博士與花蓮慈院神經內科主任辛裕隆分享目前最新的神經腦介面臨床運用與研發趨勢,以及慈濟與交通大學目前合作研究的現況與未來。延伸閱讀「醫療小辭典-腦機互動介面」: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9173

無框架深腦部刺激術 克服巴金森症口服藥瓶頸

無框架深腦部刺激術 克服巴金森症口服藥瓶頸#巴金森症

罹患巴金森症病患最大的困擾就是病患對於行動控制出現障礙。巴金森症的病徵,是腦中的黑質組織多巴胺細胞退化死亡。當控制運動多巴胺神經退化超過60%時,便開始出現輕微症狀,包括肢體顫抖、僵直及動作緩慢。初期症狀會先由身體單側的手腳發生抖動現象,再延伸至另一側,退化愈多,則症狀會愈嚴重。目前巴金森氏症前期主要是以口服左多巴藥物治療為主,病患在服用藥物5-8年後,便會出現藥效逐漸減弱的現象,由於巴金森氏症是種漸進式的疾病,多巴胺神經會持續凋零,以致口服左多巴藥物的有效劑量愈來愈高,藥效時間卻愈來愈短,出現所謂「開關現象」;意指患者的運動功能猶如電器的開關,電來時能夠走,電力不足時,寸步難行。另一個副作用是異動症,當藥效達到頂點時,病患會出現局部或全身性的身體搖晃與肢體亂動。由於年輕型患者對於藥物的敏感反應度較高,症狀特別明顯,常常會讓病患的日常生活起居受到極大的困擾。當藥物治療無法控制嚴重病患之症狀以致影響生活品質,手術治療便成為很重要的治療方法。台大醫院巴金森症醫療團隊表示,無框架深腦部刺激術(DBS),能透過電極放電與輕量藥物輔助來舒緩症狀,是目前巴金森病患除接受藥物治療外,有效改善無法以藥物控制症狀的手術之一。以過去有框架深腦部刺激術為例,開腦前的檢查相當複雜,病人要忍受頭頂用螺絲鎖著三公斤重鐵盔,再藉由核磁共振與電腦斷層造影,以及視丘下核定位造影取得插針座標位置,且手術時間長達8~10小時;然而新式「無框架立體定位技術」只需在頭上插上五枚感應釘,利用功能性導航系統導引,即可定位出精準視丘下核的3D立體座標位置,方便下階段開腦手術快速進行,手術時間可節省3-4小時。台大醫院巴金森症醫療團隊解釋,深腦刺激術治療也有約3%至5%腦出血的風險,但該風險取決探針插入腦部的次數,由於無框架深腦部刺激術的精準定位,大幅降低插針次數,因此也將手術準確率提高約46%。根據美國新英格蘭雜誌於2003年1份研究報導,針對49位巴金森氏症病患連續追蹤5年調查發現,使用深腦部刺激術(DBS) 的病患,1-5年後可減緩巴金森氏症狀產生顫抖現象約75%,僵直現象約71%,無法動作約49%,口服藥物也能大幅減少約5成以下的劑量;然而台大醫療團隊在治療巴金森氏症病患也發現,接受無框架深腦部刺激術(DBS)的患者,術後的運動功能改善約57%,口服藥物也能大幅減少約5成以下的劑量,因此深腦部刺激術(DBS) 在國內外都給予高度肯定。台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是亞洲唯一以無框架深腦部刺激術(DBS)施行巴金森症外科者。目前醫療團隊已完成無框架深腦部刺激術30例以上的成功案例,除此之外還設有深腦部刺激術特別門診,可依病情需要,由專業團隊提供病患一套完整的術前評估模式,以及術後的專業照護諮詢。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