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耐

不打不動氣 讓孩子乖乖刷牙

不打不動氣 讓孩子乖乖刷牙#忍耐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問題1) 孩子非常討厭刷牙,甚至會大叫「我不要!」怎麼辦?孩子還沒辦法自己刷牙,所以每天都要提醒他「來刷牙吧」,可是他每天的反應都是大叫「我不要」,必須不斷要求他「乖乖地別亂動」!問題2) 每次餵孩子吃藥,就會變成一場「母子追逐戰」?孩子討厭吃藥,即使容易入口的糖漿他都很排斥。只要孩子一感冒,餵他吃藥就要追趕跑跳碰,簡直令我一個頭兩個大。有沒有什麼好辦法呢?運用體力優勢 教孩子別任性不管遇到任何一種不想讓孩子亂動的狀況一樣,可以先把孩子的頭夾在大腿之間,這時候若是孩子的手能自由活動,就容易跑掉,所以要用大腿壓住孩子的手。總之,設法避免孩子暴走。這時必須注意,雖然要確實抓住孩子,但絕不能擺出一臉可怕的神情。就算孩子哭鬧大叫,也不要大聲斥責。反而應當更溫柔地微笑說:「乖—嘴巴張開。」如果這時候媽媽一副兇神惡煞壓住孩子,他更會感到討厭而反抗。還有一個更重要的關鍵,如果孩子不再掙扎扭動,媽媽也要稍微放鬆力量。就像剛剛牽手的例子一樣:「當孩子習慣這種牽手方式,不會再甩開你的手,而且能夠好好地和你一起走路時,就稍微放鬆手的力道。」這是相同的道理。反抗沒用 才能養成好習慣當孩子放棄掙扎時,媽媽也斟酌減輕力道,讓孩子處於輕鬆的狀態。這麼一來,討厭刷牙及吃藥的抗拒感就能降低。當然,刷牙和吃藥之後,一定要好好地給予讚美。只要經常重複這個練習,有一天不需要再費力固定孩子他也不會亂動,能自己乖乖刷牙,或乖乖讓媽媽餵他吃藥了。當然,要是孩子中途又開始亂動、想要逃走,爸媽就要再用點力氣固定他。這是父母和孩子的毅力比賽,看是父母先放棄,還是孩子先放棄。當然,父母的毅力一定要比孩子強,直到孩子放棄為止。忍耐是矯正壞習慣的必要方法刷牙或吃藥對孩子來說並非有趣的事。和其他好玩的事搭配利誘雖然也很有效,但是這些「一定要讓孩子養成的習慣」,必須讓孩子經歷「即使反抗也沒用」的學習。像這樣有效運用成人體力、體型的優勢,能夠讓孩子當場記住「必須要忍耐」。這是矯正孩子令人在意的壞習慣或行為時,非常重要的方法。(本文摘自/不打、不罵、不動氣的「優雅教養術」/采實文化出版)

疼痛,應該忍耐嗎?

疼痛,應該忍耐嗎?#忍耐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不良體態,是導致身體疼痛的主因所謂的體態,就是維持身體正確位置的模樣。人體由頭部、脊椎、骨盆、上肢、下肢,與調節其位置的關節、韌帶與肌肉組成,並且維持身體正確模樣的動態現象。簡而言之,我們在生活中所有的身體動作,就是體態。而體態不良是指身體歪斜,使各部位組織互相碰撞、鬆弛或卡住。骨骼是身體的樑柱,由206塊骨頭所組成;骨骼與骨骼之間是關節,關節裡面有軟骨,並由韌帶連接彼此。肌肉黏附在骨頭上,讓我們能夠活動。當骨頭歪斜時,該處的關節出現錯位,韌帶跟著斜向一邊,肌肉也會卡住。當這些組織相互碰撞、卡鎖時,身體就會疼痛。雖然社會快速發展,賜給現代人許多便利與富饒,然而文明利器卻是破壞我們的體態和健康、引起各種肌肉骨骼系統問題的主要原因。長時間緊盯電腦、低頭猛打手機,當心變烏龜頸30多歲的上班族池先生來到我的診療室。當我看到他的體態時,就猜到他一定是頸部疼痛,因為他的頭部超過肩膀向外伸,是典型的「烏龜頸」。果不其然,他說:「我的脖子一直很僵硬,肩膀和背都很痛。」和池先生對談的過程中,我找到問題的癥結,就是電腦和智慧型手機。他的職業是電腦工程師,一整天都坐在辦公桌前和電腦打交道,他看電腦螢幕的習慣是駝背,然後把脖子向前伸,而下班後使用智慧型手機,讓他的問題更顯嚴重。池先生在上下班搭捷運通勤以及休息時間,手機絕不離手。他向我坦承,只要手機不在身上,就會感到莫名的不安,甚至無法專心做事。然而,長時間低頭看手機的體態,是威脅頸部健康的最大敵人。久坐不動、體態不良、脊椎負荷過重,當然腰痛40多歲在廣告業服務的張先生,最近因為劇烈腰痛前來求診。照了核磁共振攝影(MRI)後,發現他有椎間盤突出和退化性椎間盤的症狀。張先生的症狀是職業病的一種,由於工作需長時間久坐,讓他忽略了正確體態,致使脊椎承受過度負荷。此外,他有把臀部往前坐,讓上背部靠著椅背午睡的習慣,更使疼痛惡化。原則上我們平躺時,腰所承受的重量是0,站立時約100公斤,走路時約70公斤。然而坐在有椅背的椅子上,則高達200公斤,沒有椅背的椅子更可追加到250公斤以上。如果持續以不良體態坐著,腰部會承受非常大的重量,並出現疼痛症狀。從池先生和張先生的例子就可看出,不良體態對我們的健康而言,有多大的傷害。(本文摘自/痛症按摩拉筋全書/采實文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