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貨

中藥怎麼買?輕鬆養生報你知

中藥怎麼買?輕鬆養生報你知#假貨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祛寒強身,吃中藥最好,台灣人入冬愛吃補,但是你知道真假中藥怎麼選嗎?氣溫驟降是吃補的好時機,近年來養身食療興起,中藥的需求也增加,為了長時保存、賣相好,也有人將中藥燻硫、染色,更別提還有假貨問題,有些長相接近,混在真品之中以假亂真,這些中藥經過不當處理,在體內累積毒素,有可能已經對肝腎造成極大的傷害。藥材安全性可分為3個等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藥劑部中藥組組主任吳宗修表示,別無法養生反致負擔!吳宗修主任表示,一般人對於挑選安全的中藥材多是一知半解,往往將劣質藥材吃下肚,不僅無法養生,還可能造成身體的負擔,只要掌握藥材安全性,也可以輕輕鬆鬆變成養生達人。目前藥材安全性可分為3個等級:1) 傳統飲片/也就是經過炮製的藥材,最好到有信譽、重視衛生、且具有合格販售證明的中西藥局或中藥房選購,多觀察藥材是否冷藏保存、配藥的人抓藥時有無戴口罩、手套。最保險的方法,可以請信任的中醫師或藥師推薦值得信任的中西藥局或中藥房購買。2) 安全藥材/標示有藥材溯源及合格檢驗報告,包含二氧化硫、黃麴毒素、重金屬、農藥等殘留容許量須符合政府規定。這些可經由透過手機智慧辨識QR Code,可便利讀取「藥材產地」與「檢驗資訊」,一般民眾能快速的瞭解到品管過程與結果。3) 有機藥材/規格較安全藥材更為嚴格,除需符合安全藥材的規定外,必需經過國內有機驗證機構認證合格及農委會審查合格之藥食兩用中藥材,目前品項如人參鬚、當歸、黃耆、蓮子、芡實、紅棗、黑棗、枸杞子、決明子、肉桂粉、薑黃粉及薑粉等,可至里仁或其他有機商店購買。  

白喝了!市售蜂蜜幾乎是假貨 成分都是色素、增稠劑

白喝了!市售蜂蜜幾乎是假貨 成分都是色素、增稠劑#假貨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看似健康、天然的蜂蜜,只要一口就會甜到心坎裡,且蜂蜜還富含著許多維生素、礦物質,不僅可養顏美容外,還可以潤腸通便,但近年來市面上卻充滿著許多「甜蜜謊言」,不管是大賣場、超市,甚至觀光景點,事實上絕大多數蜂蜜都是合成假貨,到底要怎麼分辨真假蜂蜜?避免下肚的都是色素、增稠劑、熱量,且看《優活》彙整中醫師與養蜂協會的訪談,為民眾一一擊破這甜蜜的謊言,並教導大家該如何分辨真偽蜂蜜。蜂蜜好處多 潤腸、養顏美容樣樣來一般來說,蜂蜜是由蜜蜂從開花植物的花中採集而成的花蜜,帶回蜂巢釀造而成的黏稠狀液體,主要以葡萄糖、果糖為主,而這種單醣是可以直接被人體吸收利用的,此外,胡心瀕中醫師則表示,以中醫觀點上來看,蜂蜜性味甘平,富含許多維生素、礦物質、胺基酸、糖類,有潤腸潤肺、清熱、通便等的功效,也是養顏、美容的最佳聖品。但目前市面上假蜜多,業者除從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地方引進外,還會添加大量的人工果糖、色素、增稠劑等來魚目混珠,因此,民眾若是不小心挑到這類的黑心蜂蜜,喝下的恐怕沒有營養素外,也有熱量、糖分攝取過多的風險。市面上假蜜多 蘋果蜜、水蜜桃蜜只是噱頭台灣部分地區盛產蜂蜜,但為什麼市面上假蜜這麼多?養蜂協會江順良理事長表示,主要有2個原因,第一是產量不敷所需,蜂蜜的形成與外在因素有關,例如,氣後、溫度等,只要氣溫過低、下雨等都會影響產量。第二是業者為了降低成本,引進東南亞地區的蜂蜜,因為在台灣一台斤就要200元以上,而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地區一台斤卻不到100元,另外,假蜂蜜還會添加人工果糖、人工香料、色素、增稠劑、香精等,以假亂真,將合成假蜜作為純蜂蜜在販售,例如,蘋果蜜、櫻花蜜、水蜜桃蜜等。市面上蜂蜜產品琳瑯滿目,為避免民眾購買到假蜂蜜,江順良理事長將提供4種方式,幫助大眾遠離陷阱:1)看外觀/真蜂蜜因花粉及營養素的關係,看起來濁濁的,較不清澈。2)口感/品嚐一口自然回甘,且帶有微酸口感就是真蜂蜜,因為假蜜只要一聞會有很濃郁的甜味且嗆鼻。3)觀察氣泡/當蜂蜜加水後用力搖後,上層會出現氣泡,若是泡沫綿密、久不退散則屬於真蜜,因為假蜜只要幾秒時間,就會瞬間沒有氣泡。4)認證標章/現在台灣養蜂協會有一種國產蜂產品證明標章,只要透過此標章,即可來分辨真假蜜。幼童應避免攝取 以免引發中毒症狀最後,胡心瀕中醫提醒民眾,有2種人不建議攝取蜂蜜,第一是容易腹瀉的人,因為蜂蜜有潤腸、通便的功效,若不慎食入的話,恐會引發不斷腹瀉;第二則是一歲半以下的幼童,因為蜂蜜中偶爾會含有肉毒桿菌的芽孢,而一歲以下幼兒的免疫系統及腸道系統尚未發展成熟,所以不宜使用。

蠶絲被價格落差大 容易買到假貨

蠶絲被價格落差大 容易買到假貨#假貨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最近幾日,大陸冷氣團發威,終於讓冬天開始有感,也因此各種保暖棉被,就成了熱銷的商品,其中,蠶絲被更是受到許多婆婆媽媽的喜愛,不過根據消基會調查的發現,市售蠶絲被,價格從千餘元,到近萬元都有,落差高達五倍以上,其中,消基會所抽查的十四件樣品中,竟有兩件宣稱不實,百分之百蠶絲被,卻混充其它材質,呼籲消費者在購買棉被時,可要睜大眼睛,別被受騙!抽查十四件 就有兩件內容物不實消基會指出,樣品之中有2件「纖維成份含量」實際檢驗結果與產品標示不一致,包括編號5號「蠶絲被(純蠶絲被)」和編號11號「蠶絲被(頂級舒柔蠶絲被)」。其中編號5號「蠶絲被(純蠶絲被)」的外包裝和附縫標籤標示「表布,木漿纖維100%」,但實際檢驗結果,表布並非木漿纖維100%,而是嫘縈100%。編號11號「蠶絲被(頂級舒柔蠶絲被)」的附縫標籤宣稱「填充物:蠶絲100%」,但實際檢驗結果卻為「嫘縈54.9%、蠶絲45.1%」。消基會呼籲,民眾在挑選蠶絲被商品時,除以手觸摸檢視表布之質感外,可以打開被胎之表布拉鍊,觀察所填充之蠶絲,查看有無刺鼻異味,若夾雜不明雜質請勿購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