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疣

息肉自己除 小心壞死感染、血流不止

息肉自己除 小心壞死感染、血流不止#垂疣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40多歲男性想去除腹股溝息肉,自行於息肉根部綁線,3天後息肉紅腫疼痛就醫求助。另一名30多歲女性欲去除頸部息肉,也在息肉根部綁線,數天後疼痛難當求醫。兩例都自行綁線造成息肉缺血性壞死,若未及時就醫,恐引起局部組織感染。有些民眾以為息肉去除很簡單,自行拔除或剪除可能造成血流不止及感染,不可不慎。息肉常見於30歲以上成年人 年齡越大發生率越高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皮膚科主任潘企岳表示,皮膚息肉又叫做垂疣,台語俗稱懶散肉,是一種良性的軟纖維瘤。常見於30歲以上的成年人,年紀越大發生率越高,老年人發生率高達60至70%。息肉好發部位為頸部、腋下、眼皮、腹股溝等處。外觀呈膚色、表面光滑或有溝紋、質地柔軟,大小可從0.1公分至數公分。小顆息肉數量可多至上百顆,大顆息肉有柄連接皮膚,可以單一出現。息肉若過大扭轉造成紅腫脹痛 需就醫處置息肉發生的原因除了年紀,可能跟個人體質、肥胖、懷孕及長期摩擦有關。息肉通常無症狀,有時頸部息肉勾到衣服領子或項鍊可能引起不適,偶爾較大息肉梗部扭轉造成紅腫脹痛就醫,就必須把息肉去除以緩解症狀。潘企岳主任表示,小顆息肉有時會被誤認為病毒疣,兩者臨床也容易和另一種稱為黑色丘疹性皮膚病的棕色丘疹(脂漏性角化症的一種)混淆,須注意做區分。息肉是良性增生、無傳染性,通常毋須處理,若有症狀或美觀因素才考慮去除。去除方式依照息肉大小而不同,小顆息肉可雷射或電燒去除,大顆息肉則以手術切除。切莫自行綁線或剪除,以免造成組織壞死感染或血流不止。

眼周長出的小肉芽,與化妝品無關聯

眼周長出的小肉芽,與化妝品無關聯#垂疣

汗管瘤好發於眼圈,但也可擴展到臉頰部位,由於外觀呈肉色,或僅有微紅,美容界往往稱這些肉色突起為「肉芽」,但一些息肉〈垂疣〉,也是肉色,也會被稱為肉芽。一般而言,並不會有不舒服的感覺,表面也不會有脫皮或粗糙現象。女性得到的機會較男性為高,出現的時間約在青春期,之後逐漸增加;另外有些會長在特殊部位如女陰、四肢末梢。也有所謂「發疹性汗管瘤」,數目可上百,好發在前胸、腹部,一般顏色較深。一旦形成後,汗管瘤的大小變化不大,但在天熱出汗時有時會較為明顯。 汗管瘤成因上,多數並不清楚,但與化妝品的使用並無關聯,一般與遺傳體質也無關,汗管瘤與正常汗腺並不相通,可能是發育過程中殘存的汗腺胚細胞增生而引起。在唐氏症,有較高的汗管瘤罹患率。蔡呈芳 醫師表示由於汗管瘤是良性的,也無不適症狀,在處理上一般是基於美容考量,健保不給付,除非偶爾基於診斷需要而切片。目前最常用的是雷射處理,以二氧化碳或鉺—雅克雷射將病灶逐一燒除。由於汗管瘤存在的位置是在真皮內,因此雷射燒除的目的,是在改善外觀,而非完全去除汗管瘤。一般在處理上會將皮膚燒灼至輕微凹陷,等待日後皮膚自行結疤復原而達到外觀的改善,但如果燒灼太深,容易形成永久凹陷的坑洞及色素缺失,太淺,則復發性太高,因此深淺之間拿捏需要專業的判斷。至於其他的方式,如傳統電燒、手術逐一切除或冷凍治療,則較罕採用;而在藥物治療方面,口服維生素A酸Roaccutane〈羅可坦〉,或外用維生素A酸〈tretinoin〉也可能有效,但一般需持續使用,較不方便。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