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腔器官脫垂

腫如乒乓球 半數女性骨盆腔器官脫垂

腫如乒乓球 半數女性骨盆腔器官脫垂#骨盆腔器官脫垂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74歲的李阿姨有個難以啟齒的困擾,約5年前開始感覺下腹部有下墜感,陰道口摸到一個如乒乓球大小的突出物。隨著時間過去,突出物愈來愈大,約有棒球般大小,才不得不到醫院就診。內診後告訴李阿姨這叫做「骨盆腔器官脫垂」,不僅子宮,連膀胱與直腸都跟著從陰道掉出體外,行走不便造成日常生活極大不便,有時候還因為摩擦造成疼痛、出血。李阿姨經過3個月的凱格爾復健運動,病況並沒有太大進步,又擔心年紀大無法熬過子宮切除合併骨盆底重建的大手術,於是接受陰道閉鎖手術,藉由閉合陰道使骨盆腔的器官復位,手術時間短且復發率低。李阿姨術後第2天就順利出院,也沒有什麼明顯疼痛,羞以啟齒的困擾從此解決。高達半數婦女 骨盆腔器官脫垂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程威銘指出,骨盆腔器官脫垂是中老年婦女常見疾病之一,往往與肥胖、多次陰道生產、長期負重操勞有關,堪稱是身為女性的「職業病」。根據統計,高達50%婦女有不等程度脫垂,其中6%病人會被症狀困擾,包括下墜感、便祕、排尿障礙等。輕微骨盆腔器官脫垂可藉由凱格爾運動、減重等方式獲得改善,子宮托也能夠使症狀緩解。骨盆底重建手術常會使用到人工網膜,可能會導致疼痛、感染、器官破裂等嚴重併發症,在美國引發不少爭議。陰道閉鎖手術 須先確認子宮無病變程威銘醫師說明,已經沒有性需求的嚴重骨盆腔器官脫垂婦女,不論是否已接受過子宮切除手術,都可考慮陰道閉鎖手術,利用陰道前後壁縫合,將脫垂的骨盆腔器官復位至體內。手術時間約1小時,手術傷口位於陰道內,疼痛感輕微,術後恢復快,為治療骨盆腔器官脫垂的好方法之一。但要注意如果病人子宮仍在,需先經過檢查評估確認子宮頸或子宮體無病變,以免未來想從陰道診治,卻不得其門而入。婆婆媽媽們是家庭社會裡面辛苦的角色,骨盆腔器官脫垂讓她們無法好好享受退休後人生,且容易因為羞於啟齒延誤就醫,無法獲得適切的照護。身為子女可以適時付出關心,了解她們是不是有相關的疾病,藉由泌尿科或婦產科醫師協助,讓她們的生活更加美滿。

女性注意!憋尿、肥胖恐使膀胱脫垂

女性注意!憋尿、肥胖恐使膀胱脫垂#骨盆腔器官脫垂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60多歲女性患者,多年來下腹部隱約有不舒服下墜感,但並未就醫。近半年除了下墜感越來越嚴重,上廁所時也有一顆軟軟的東西掉出陰道,有時還會看到一些血絲狀的陰道出血。這幾個月上廁所,還有用力都解不乾淨的感覺,滴滴答答的膀胱脹尿不適,一直跑廁所。就醫才確診是第3度骨盆腔器官脫垂,膀胱長期脫垂壓迫,造成出口阻塞、解尿困難,術後追蹤3年未再復發。台灣女性3至5成骨盆腔器官脫垂、尿失禁新竹馬偕紀念醫院婦產科醫師王萱說明,台灣約3至5成女性骨盆腔器官脫垂或尿失禁,主動求醫者卻不到2成。多數女性羞於啟齒,或以為是生產和老化的自然現象,然而不論是骨盆腔脫垂或尿失禁,大部分都可以治療。女性生殖器位置與泌尿器官非常接近,下泌尿道功能障礙更是骨盆腔脫垂最常合併的症狀之一。手術前,醫師除了透過陰道內診評估脫垂程度外,也會經由尿路動力學檢查完整評估膀胱、尿道、骨盆底肌肉等下泌尿道功能,包含膀胱的儲尿及解尿症狀,例如頻尿、急尿、解尿困難及尿失禁等,作為手術時重要重建技術參考依據,並且作手術後追蹤比較的參考。懷孕、停經、擔重物、老化 均會導致器官脫垂女性子宮、膀胱、直腸等骨盆腔器官靠著骨盆底肌肉、筋膜和韌帶,穩穩支撐懸吊在骨盆腔上方,但懷孕生產、停經缺乏雌激素、常挑重物或老化,會讓骨盆底肌肉群萎縮鬆弛無法支撐,造成器官下墜或脫垂,甚至壓迫尿道,造成無法解尿或解不乾淨等症狀。脫垂依嚴重度可分為包括感覺陰道內有沉重感及好像有東西要掉下來的輕度脫垂;陰道下部可摸到一顆圓圓的球狀物的中度脫垂;或器官已呈現完全脫垂於體外的狀態的重度脫垂。若為輕度脫垂,可於生活起居調整,並避免腹壓急速上升的運動。不過許多婦女朋友都默默忍受,直到生活大受影響才勉強就醫,絕大多數就醫患者脫垂症狀已進展到必須進行外科手術的程度。減少憋尿 避免加重膀胱負擔除了不要諱疾忌醫,平日可以注意維持適當體重,避免肥胖加重骨盆腔負荷,少提重物或搬運貨物,減少腹壓造成骨盆腔鬆弛下垂,養成正常排尿習慣少憋尿,免得加重膀胱負擔等,好好愛護膀胱和骨盆。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