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道基質瘤

講座/腸胃知多少?談胃腸道基質瘤

講座/腸胃知多少?談胃腸道基質瘤#腸胃道基質瘤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你夠認識你的腸胃嗎?你知道什麼叫做「胃腸道基質瘤」嗎?胃腸道基質瘤(GIST)是由胃腸壁細胞(間質細胞)演變而來,它和胃癌來自不一樣的細胞,過往常因臨床特性定義混淆不清,常被歸類為其它疾病。許多GIST患者早期無任何症狀,但由於所有的GIST都有轉變成惡性腫瘤的可能性,因此絕對不可掉以輕心。有鑒於此,台大醫院特別於12/8(六)舉辦「腸胃道基質瘤/神經內分泌腫瘤」民眾衛教講座,藉由醫師和營養師親自分享腸胃道基質瘤與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知識、經驗和營養需求,讓民眾交流分享心得、吸收最新醫學常識!名額有限,報名只到11/30(五)為止,請事先報名,現場備有簡單餐盒茶點,歡迎有興趣的民眾撥打電話報名、諮詢!(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腸胃道基質瘤/神經內分泌腫瘤民眾衛教講座時間:107年12月8日(六)下午14:00-17:00(報名只到11/30星期五)地點:台大兒童醫院地下一樓講堂(台北市中山南路8號B1)洽詢:(02)-2312-3456分機 63510(杜欣怡小姐)

每七分鐘就一人罹癌!抗癌方法多不必過度悲觀

每七分鐘就一人罹癌!抗癌方法多不必過度悲觀#腸胃道基質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我怎麼可能罹患癌症?!」大多數民眾若得知自己罹癌,心境無非是跌入無底深淵一般;根據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台灣每年癌症新增個案數直逼十萬大關,平均每七分鐘就一人罹癌,可是在醫療不斷進步之下,對抗癌症的方法逐漸「繽紛」起來,尤其是罹患某些癌症的「治癒率較高」,其實民眾不必那麼悲觀!腸胃道基質瘤(或稱間質細胞瘤) 五年存活率高達九成癌症也有「好治療」這一回事?「像是腸胃道基質瘤,就是比較好治療的癌症」台北榮總一般外科方文良醫師指出,自從分子科技興起後,基因檢測或標靶藥物的問世,都讓大部份癌症的五年存活率大幅提升,而腸胃道基質瘤在標靶藥還沒出現前,治療的辦法只有開刀切除腫瘤與化學治療。方文良解釋,腸胃道基質瘤為較少見的胃腸道腫瘤,台灣每年大約發生400例,最常發生的部位是消化系統的胃、小腸、食道和大腸,也可能轉移到肝臟、腹膜及腸繫膜等處,因為發生原因尚未確認,所以沒有所謂的特殊族群;但患者初期通常不會有任何症狀,因此,以前大部分腸胃道基質瘤被診斷出來時,往往腫瘤很大或合併有腸胃道出血,甚至部分已經轉移到肝臟。近幾年由於健康檢查的普及,越來越多的腸胃道基質瘤患者,在腫瘤較小的時候就有機會被偵測出來。「以前腸胃道基質瘤開刀後有高達5~6成復發率,復發後化學治療沒有太多的效果」方文良醫師坦言,過去治療腸胃道基質瘤的效果並不是太好,常常讓醫生很頭痛;原因包括過去許多的基質瘤發現時已經轉變為高度惡性基質瘤,開完刀後的復發率自然較高;現在不僅診斷的時候腫瘤比較小,而且針對高度惡性的基質瘤又有輔助的標靶藥物可以治療,目前腸胃道基質瘤的五年存活率,甚至高達7~9成以上,比起其他癌症的五年存活率相對高上許多。病患可免化療 自行回家服用標靶藥即可見效方文良醫師指出,腸胃道基質瘤的治療方式主要以開刀為主,若經病理診斷具有高度惡性以及復發的風險,可經健保給付進行第一線標靶藥物的投藥,若第一線藥物出現抗藥性,可再經由藥效更強的第二線藥物舒癌特(Sutent)治療。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化療對於腸胃道基質瘤的效果不佳,若改用口服標靶藥物,病患可以省去反覆往返醫院進行化療的麻煩與大量的副作用,開刀後返家,再根據醫師指示定期規律的服用標靶藥物,定時回診追蹤就可以有不錯的治療效果,「曾經有病患腫瘤轉移到肝臟,吃標靶藥後腫瘤還大幅縮小」方文良如此表示。最後,方醫師呼籲,民眾若出現黑便,或腸胃長期的不舒服,經醫生開藥用後又無太大效果,就要考慮到醫院進行胃鏡以及其他影像學的檢查,以免自己罹患了癌症而不自知!

擺脫腸胃道基質瘤 兩代標靶藥物救命

擺脫腸胃道基質瘤 兩代標靶藥物救命#腸胃道基質瘤

「腸胃道基質瘤」是民眾較陌生的癌症之一,常與胃癌混淆,事實上,胃癌是一種腺癌,而腸胃道基質瘤是屬於黏膜下的腫瘤,常發生在上下腸胃道。過去長期被誤認是平滑肌腫瘤的一種,後來才被發現腫瘤是從胃黏膜下間質細胞長出的基質瘤。標靶治療藥物的出現,讓這項疾病不再是不治之症,也是引發關注的原因。台中榮總鄭紹彬醫師表示,由於醫藥技術的進步,讓不少癌症擺脫了不治之症的惡名,腸胃道基質瘤即為其中之一。外科手術切除仍為目前治療方式的首選,但針對較晚期及危險性較高的病人,則建議使用標靶藥物。鄭醫師說明,目前用於治療腸胃道基質瘤的標靶藥物有兩種,「基利克」利用透過阻斷c-Kit基因的信號,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和繁殖,是健保補助的第一線標靶藥物;而「紓癌特」則是抑制癌細胞增殖與成長,同時亦能幫忙阻止新生的血管形成,避免提供腫瘤細胞氧氣及營養,使得癌細胞難以存活而自行死亡,是目前健保的第二線治療藥物。腸胃道基質瘤是治癒率很高的癌症,但由於初期並無任何異狀,等到出現腹痛、噁心、嘔吐、糞便潛血、腸胃道阻塞、及貧血等症況時,通常已經是較晚期無法使用手術完全切除,好在目前健康檢查的風氣盛行,多數病人都是在定期健檢時不經意發現到腸胃道基質瘤,一般來說,超音波等非侵入性的檢查效果較差,若能透過上下消化道的內視鏡甚至是電腦斷層等較高階的檢查儀器,則能大幅提高腸胃道基質瘤的檢出率,讓更多此類病人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鄭紹彬醫師叮嚀,雖然腸胃道基質瘤的發生率並不高,但千萬別忽略其重要性,一旦發現基質瘤,建議要接受外科手術將其切除。此外,定期進行腸胃道健康檢查,也可提高早期腫瘤的檢出率,提高治癒率,若常有腸胃道不適的狀況也要立即求醫,避免錯過黃金治療期。

經常性胃脹及普通腹痛 恐罹患「胃腸道基質瘤」

經常性胃脹及普通腹痛 恐罹患「胃腸道基質瘤」#腸胃道基質瘤

臺大醫院新竹分院肝膽腸胃外科黃俊傑醫師表示,一名65歲男性,因經常性胃脹及不舒服的情形持續兩三個月而來醫院就醫,先於肝膽腸胃內科做了胃鏡檢查,發現於胃大彎處有腫瘤突起,再透過電腦斷層做進一步的檢查確認有一顆3公分的黏膜下腫瘤,於是轉診肝膽腸胃外科,由外科醫師進行腹腔鏡手術切除腫瘤,經病理化驗結果確定為「胃腸道基質瘤」。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