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教你不花錢的紓壓方式 讓失業期間調適心理壓力

醫師教你不花錢的紓壓方式 讓失業期間調適心理壓力

2010/7/27(2022/3/15 18:29更新)

「景氣回溫!廠商僱用意願大增!勞委會最新統計,六月份每位求職者,每人可分到1.43個工作機會!創近三年新高!」、「人力業者統計發現,就業競爭仍激烈,專家提醒,如果暑假前未找到工作,恐會待業到過年」。

上述新聞資料是七月份勞委會及某日報所刊登的新聞訊息,對於剛畢業的新鮮人來說,可謂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工作機會選擇增多,憂的是如果沒有趕上這波就業列車,勢必要度過為期半年的待業寒冬與身心煎熬。根據臺北市政府衛生局98年12月份委託104人力銀行所做之「臺北市民求職狀況大調查」的調查結果顯示(N=1,216),待業者認為合理的待業時間為3.7個月,而實際的平均待業時間卻長達7.8個月,甚至有17.2%民眾待業超過1年,且待業時間長達3個月以上的民眾幾乎都會出現心理健康及人際關係變差的狀況。

其次,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在該調查中也發現,待業民眾中具有中、重程度以上心理困擾的比例,是有工作的民眾的4.5倍(待業民眾32.33%;就業民眾7.25%;N=566),心理困擾的程度依據民眾求職的產業類型也略有差異;高壓力待業族群選擇的產業類型上,最多的是「電子資訊/製造產業」(41.6%)、其次為「一般服務業」(38.9%)與一般製造業(29.2%)。其中「電子資訊/製造產業」的求職者,又以「男性單身」、「年齡25-34歲」、「教育程度大專及研究所以上」的比例為最高。有鑑於此,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建議本市的「電子資訊/製造」及「一般服務業」等相關企業單位,在本波人事進用後,可以針對錄取的職場新人提供心理衛生協助,除可以緩和其待業期間的壓力外,也可提升新人的職場適應能力及生產力。

另外在調查中發現,33.5%的高壓力待業民眾「有發現到自己的狀況,但是因為急著找工作而選擇忽略它」,27.7%的高壓力族群民眾「有發現到自己的狀況,但是不知道如何求助」的比例次之。顯示多數高壓力待業民眾對自己的心理健康沒有做良好的處置;如果長期下來,會造成身心狀態的惡化,甚至就業競爭力的降低的惡性循環。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社區心理諮商門診魯中興心理師表示如果民眾在這波就業潮中,沒有順利地找到合適自己的工作,也應注意自己待業期間的身心調適。因為待業的壓力是會累積的,與他人接觸及傾訴是首要的紓壓方式;另外因為待業期間沒有收入,所以提供幾種不花錢的紓壓方式如下:

  1. 睡眠充足:長期睡眠不足會導致免疫力下降、情緒暴躁、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後果,有了充足的睡眠才能讓身心的疲倦得到緩解,這點很容易被忽略。
  2. 少吃會增加壓力的食物:如過量的肉食或油炸的食物、咖啡、菸、酒精、高鹽分的零食等,不只會增加身體的負擔,對情緒也有可能造成負面的影響。
  3. 適度的運動:維持定期運動的習慣對身心健康會有正面的影響,但要量力而為,千萬不要三天打漁、兩天曬網。每天規律運動半小時,絕對比久久才去激烈運動好幾個鐘頭要來得有益身心。

另外,衛生局在勞工教育館、國家婦女館、臺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另辦理「心情電影院」等心理衛生宣導活動,歡迎民眾踴躍參與。如要查詢活動最新訊息請至臺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http://mental.health.gov.tw/)查詢。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