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驟降易造成心臟衰竭 醫師提供強心秘訣

氣溫驟降易造成心臟衰竭 醫師提供強心秘訣

2011/1/13

依行政院衛生署死因統計顯示,心臟疾病為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腦血管疾病則居第三位。研究調查也發現,國內六十歲以上老人,幾乎半數的血壓都超過正常值,而六十五歲以上老人,更是平均每五人就有一人患有心臟疾病。

署立基隆醫院許振榮副院長表示,隨著心肌梗塞後病人的存活率與高血壓患者的增加,心臟衰竭的發病率與罹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對心臟衰竭病患來說,若沒有良好的自我照顧,生活上常需面臨呼吸困難與活動功能受限,使得疾病預後每況愈下,對生活品質的干擾極為顯著。因此,心臟復健就顯得相當重要了。

根據美國心肺復健協會的研究結果也顯示,以規律運動的心臟復健計畫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所造成的症狀,對於患者的血脂肪及吸菸情形、體重等都能獲得改善,並可降低整體死亡率達25%。由此可知,心臟復健對於心血管患者健康的重要性。

然而,這些心臟血管疾病的患者雖然常常被提醒說要規律運動,但到底應該如何進行運動呢?要怎麼做才會有效呢?甚至做了運動以後會不會讓心臟沒有辦法負荷呢?會不會有危險呢?復健科許振榮副院長提到:「心臟疾病復健」的概念就是以運動訓練為主軸,在接受心肺功能檢查評估後根據檢查結果和目標,為個人量身訂作安全而有效的運動計畫,來改善心肺耐力和心血管的危險因子。

許振榮副院長解釋,心臟復健適用於接受心導管治療、冠狀動脈手術後及心臟移植後這三類患者,在心臟復建治療的過程中也會有物理治療師在旁協助指導,並有持續心跳、血壓、心電圖、和血氧飽和濃度監測,來確保運動安全。經過持續復健後,也可以讓患者體會運動當時身體的各種變化及反應,讓患者在沒有儀器的輔助下掌握適當的運動量。

許振榮說明,對於比較沒有辦法到醫院來做復健的患者,建議可從事如散步、快走、慢跑等耐力型的運動,但要注意運動時的強度以有點喘又不太喘,最好能從容的唱歌或對話作為準則,每次運動以30~50分鐘為主,每週約3~5次。同時,也要特別注意運動時,一開始的暖身運動和最後的緩和運動都不可以省略,避免造成意外傷害或因為突然剎車急停引發心律不整及其他心臟方面的問題。

另外,針對冬天一波波的寒流到來,氣溫驟降,署立基隆醫院許振榮副院長也要提醒民眾,對於患有慢性病患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病史民眾,因血管彈性會比較差,面對溫度的改變,血管收縮、擴張的調節能力也不好,必須多加留意加強注意保暖及規則服藥,減少因血管收縮導致冠狀動脈阻塞,而引發心肌梗塞、腦部血管阻塞引發腦中風

延伸閱讀「十大死因排名表」: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9763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