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連體嬰跨國求醫 台灣首例分割臀部相連個案

菲律賓連體嬰跨國求醫 台灣首例分割臀部相連個案

2010/6/7

在菲律賓慈濟志工的協助下,2010年3月底,一對臀部相連的小姊妹來到花蓮慈濟醫院求診,按照醫療計畫的進度,經過兩個月的照、調理與準備,醫護團隊在6月5日上午為來自這對臀部相連的玫瑰姊妹進行分割手術。

2009年10月出生的小姊妹還不滿週歲,姊姊叫做卡梅(Rose Carmel Molit),妹妹叫做卡梅麗(Rose Carmelette Molit),因為名字裡都有Rose,所以照護同仁暱稱她們為玫瑰姊妹。去年由菲律賓慈濟人醫會發現,經過評估後籌措經費安排來到台灣,由花蓮慈院立即組成跨單位的醫療團隊,搭起海內外慈濟人跨國的「愛的接力」。

一開始為了確實評估玫瑰姊妹的身體狀況,菲律賓慈濟志工除了協助姊妹倆,在當地接受電腦斷層與超音波的檢查,今年2月花蓮慈院小兒外科彭海祁主任,更親自到菲律賓為這對連體嬰寶寶檢查,彭主任初步評估姊妹倆的狀況是臀部相連,共用一個肛門,沒有臟器相連的情形,建議來到花蓮慈院做更精密的檢查,確認姊妹倆身體狀況允許,有機會能直接在花蓮慈院進行分割手術。

經父母同意後,花蓮慈院馬上跨單位成立醫療團隊,結合小兒內外科、一般外科、神經外科、整形外科、麻醉部、影像醫學部、護理部、人文關懷、影像記錄、行政等資源,準備這次分割手術。醫療團隊召集人陳培榕副院長表示,玫瑰姊妹是花蓮慈院第二例分割手術(第一例為2003年6月),同時也是台灣醫療首例的臀部相連個案。

在兩個月的照護中,玫瑰姊妹經歷過包含MRI在內的精密儀器檢查、置放「組織擴張器」、開始食用副食品補充營養…等過程,姊妹倆的身體狀況,一直都在醫療計畫的預估範圍內。由於手術由兩組跨科部的醫護團隊同時為姊妹倆進行,包含肌肉、神經組織的分割與修補,之後還要進行大、直腸、會陰部的重建與肛門造口的術式,最後再做傷口的修補,過程每個環節都必須審慎面對,而醫療團隊也在五月二十九日時,進行了模擬手術,除了以模型代替連體嬰姊妹,醫護團隊與各項醫材、器具全部到位,只希望六月五日的分割手術能一切順利。

小兒外科彭海祁主任表示,進行分割手術不是單純一刀兩半,若直接切開,會產生很大的空洞,非常危險,因此,要先培養出空缺的皮膚,因此,醫療團隊在4月8日先為玫瑰姊妹進行第一次的手術,於大腿置入組織擴張器,再逐日灌入生理食鹽水,將姊妹倆相連部位的距離拉開,同時培養足夠的皮膚,以覆蓋切割後的空腔。彭主任說,從檢查報告中可以看出,玫瑰姊妹的神經部分相連機會不大,在神經末梢的部分可能會有一點點相連,所以還需要神經外科的協助。

從2010年一月接獲個案資料後,花蓮慈院醫療團隊經過八次團隊會議與多次模擬演練,終於在6月5日上午9點18分,醫療團隊劃下分割手術的第一刀。陳培榕副院長表示,分割手術由小兒外科、一般外科、神經外科、整型外科、麻醉部、護理部、影像醫學部與人文記錄團隊,超過20多人全程守候,專注再治療的同時,也為玫瑰姊妹祈福。

在4月8日與6月5日兩次手術中,參與麻醉團隊的石明煌院長表示,玫瑰姊妹倆的個性差異很大,一個愛笑一個愛哭,一個醒著的時候,另一個常在睡覺,可以感受到小姊妹其實也想要有自己的獨立人生。

愛米莉說,在遇到慈濟人之前,她無法想像世界上有人真的可以這樣無私的付出,而且在花蓮慈院她感受到的不光是醫療上的專業,還有生活與心靈上的陪伴,而且因為住院期間剛好經過4月4日兒童節與5月9九日佛誕節、母親節、慈濟日三節合一的感恩節日,小兒科病房護理團隊與志工,不但送了寶貝女兒禮物,也為她準備了蛋糕、花束慶祝,還有首次的浴佛體驗。

彭海祁主任指出,根據文獻資料記載,連體嬰以女性較多,原因至今不明,如今因為產前診斷極為進步,加上優生保健法的實施,所以台灣發生案例數不多。而連體嬰是受精卵分裂異常造成,若受精卵在受精後七天內完全分開,即為同卵雙胞胎,若受精厚實,三天才分開,就會變成連體嬰,發生機率約為五萬至十萬分之一。在全球的個案中,胸部、腹部相連的個案最多,像玫瑰姊妹這樣臀部相連的個案很少。

延伸閱讀「連體嬰背景」:http://www.uho.com.tw/focus.asp?sid=9&id=632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