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年離婚」背後 早有過多妥協

「熟年離婚」背後 早有過多妥協

2018/1/20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以為自己「沒得選」、「只能這麼做」,這些都是自己的想法所帶來的痛苦。事實上自己永遠有選擇,選擇想做的事情,不委屈自己,能量自然流動順暢,身體也會元氣滿滿。

別把藉口當理由 為自己負責

近幾年開始越來越多人關注「熟年離婚」的議題,不少邁入五六十歲的夫妻,因為退休,生活動圈瞬間縮小,兩人在家裡大眼瞪小眼,原本就存在的問題浮上檯面,不得不面對;或是有些夫妻感情早已不睦,卻為了「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而勉強彼此住在一起,等到孩子長大,才決定分開。

東方傳統強調的「家和萬事興」,常會演變成僅維持婚姻表面上的和平,「勸和不勸離」的結果,讓一方長期委屈求全,總告訴自己:「這些事情沒什麼大不了的,大家也都是這樣,忍忍就過了。」妥協久了讓我們對痛苦和傷心的感受力漸漸麻木。尤其女性從小被教導,要溫柔、順從、多付出才會受人喜愛,所以更容易被委屈和生氣的能量卡住,鬱悶的負面能量累積久了,特別容易在身上產生胸悶、發炎,甚至形成腫瘤。

夫妻間過得不快樂,孩子也會承受來自父母的負面情緒。「表面上父母親和小孩同住看似很圓滿,實際上吵鬧或冷戰不斷的家庭,就不是一個健全的家庭關係,孩子受到的傷害更大,父母也等於在孩子面前對兩性關係做了最不好的示範。」

自己做決定 不把孩子當藉口

許多女性明明心裡很想離開不適合的婚姻,卻一邊埋怨,同時有很多理由解釋自己離不開的原因。許瑞云描述:「口中說著『父母不希望我離婚』或是『為了孩子』而勉強自己繼續待在不適合的關係中,事實上是自己害怕改變,而把做決定的責任推卸給別人。」

即使夫妻分開了,父母永遠是孩子的父母,親子關係永遠不會改變。解除不適合的夫妻關係讓兩人和諧相處,對孩子的成長來說,可能更是一個健全的環境。

夫妻關係不好,孩子容易有恐婚的問題。在家暴環境裡長大的小孩,女性容易對異性產生怨恨,以後越不容易遇到對的男人;男性也容易在無意間複製父親的方法,來處理兩性互動。

「如果真的想要為孩子好,就讓自己的生活過得開心,好好地活出自己的勇敢與豐盛。」孩子會希望看到父母過得快樂,請不要讓孩子背負著父母為自己犧牲的壓力。許瑞云提醒:「婚姻是自己的,無論最後選擇留下或離開,都要心甘情願

承受。如果自己選擇要繼續待在這個婚姻裡,就讓自己過得快樂精采。」

與同性友人作伴 成長分享

東方的女性背負著太多傳統框架,容易只專注在家人、孩子身上,看不到自己。當人生重擔漸輕之際或經歷某些生命轉折時,才會回頭看看自己在哪?這時候很多女性開始踏上心靈成長之路,想要生命有所不同。當一方在前進時,就會期待另一半也可以一起成長,這時卻很容易遭受挫折或產生衝突。「當另一半沒有意願的時候,你得去尊重他自己的選擇。」

 

(本文摘自/魅麗雜誌124期/意識能量_許瑞云)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