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語調、表情比談話內容更被信任

研究:語調、表情比談話內容更被信任

2017/12/17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特殊孩子和一般人不一樣,反應指令的時間較慢,所以家長須依他的特質,給予他足夠的時間來回應。一個指令只要求一個動作,並給予5~15 秒反應時間。萬萬不可下完指令後,看到孩子沒立刻動作,便不耐煩地斥責他,這會點燃既委屈又不擅表達的特殊孩子的怒火。

適時鼓勵孩子 增加繼續保持動力

此外,當孩子完成要求時,別忘了給予增強鼓勵,如:笑著稱讚他、抱抱他,或給他一瓶喜愛的果汁,這都會提供他繼續做下去的動力和能量,久而久之,就能培養出孩子的好行為了。就某個程度來說,訓練特殊孩子和訓練寵物的原則一樣。其實,在大人的世界中,也有類似的例子,比方上班族因公司遲到扣薪規定而被訓練出準時出勤的行為。

研究指出,當一個人說話的語調、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即非言語溝通部分,和他說話的內容不一致時,對方會傾向相信他的語調、面部表情與肢體語言,而不是他所說的話。簡言之,即使你不說,別人也會透過語氣表情感受你真實的態度和情緒。因此,想要有效教養天生可洞察對方真心的特殊孩子,展現接納語氣、表情和肢體語言是成功關鍵。

面對孩子行為脫序 家長先穩定自己情緒

話雖如此,但在面對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脫序行為時,要家長不動怒地接納包容,真的很困難。建議家長們先穩定自己情緒,接著以和緩篤定的語調、真誠的表情及敞開的肢體動作,展露出接納而非拒斥的態度,就能讓孩子聽話。即使說話的內容是在指正他,孩子卻可在沒有情緒迷霧的遮掩下,看到對方了解接納的真心,而願意接受教導。

遵循良好的溝通原則,可協助孩子正確接收家長的指示,不但父母教養起來輕省,孩子也減少發飆、耗費能量的機會,讓親子雙方都更輕鬆快樂。想讓特殊孩子願意聽家長的話,得配合他的天生特質,用他能接收進指令的溝通方式才行。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