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情緒激動時也會啟動發炎信號

研究:情緒激動時也會啟動發炎信號

2017/5/27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有些無形的刺激比較難用傳統方式進行評估,例如來自外在情感刺激,造成內在心理的精神壓力,所導致的生理反應(內分泌失調),引發自體免疫功能失序,然後加重其他外源性刺激(如塵蟎、食物)的過敏反應。這時的過敏原因,就不僅是單一來源,除了需針對有形的過敏原加以排除之外,無形的心理壓力也需要同時被紓解,如此才能一勞永逸。

也就是說,當發現過敏症狀總是無法根除時,何妨考量一下,有無其他影響免疫功能的原因被忽略,像是經常熬夜工作?處於低潮的情緒?隨時爆發的壓力?這些都是免疫力崩壞的主因之一!

◎情緒

一個人如果能夠控制自己的激情、慾望和恐懼,那他就勝過國王。──約翰.米爾頓(John Milton,1608-1674)英國詩人也許我們做不了世界的國王,卻可以當自己情緒的主人。情緒牽動著神經傳導的平衡(Neurotransmitters),除了精神感受的變化之外,同時會改變自律神經的敏感度,放大壓力荷爾蒙的生理反應,影響免疫系統的正常表現。

研究發現,憤怒或情緒激動時,體內的細胞介白素(IL-6,IL-4)會上升,肝臟釋出大量的發炎反應蛋白(C-Reaction Protein),這是身體啟動免疫反應的發炎訊號。情緒或壓力還會影響甲狀腺過度分泌,出現心跳加速、雙手不停顫抖、肌肉無力、失眠、暈眩等現象,這即是壓力型甲狀腺機能亢進(stress-hyperthyroidism)。

而另一個相同症狀的發生則是身體自己產生一種會與甲狀腺促激素受體(TSH-receptor)結合的抗體,導致甲狀腺素過度分泌的自體免疫疾病──葛雷夫氏症(Graves' disease)。因此,情緒容易躁怒的人,也容易出現過敏症狀久久持續不能退去的現象,平時除了飲食應力求平和、溫潤之外,定期從事一些養性修心的靜態休閒活動,像是棋奕、書法、閱讀、寫作、繪畫等,都有助減少體內潛在發炎的頻率。

◎壓力

「如果你受不了熱,那就趕快離開廚房。」美國前總統杜魯門(Harry S. Truman,1884-1972)曾說這麼饒富意味的話,面對過大的壓力,也許適時離開,比起咬牙苦撐,更能找到事件的轉機。

壓力既沒有固定的形式,也沒有具體的量化標準,對身體的影響大小,純粹因人而異。飢餓是一種壓力,財富是一種壓力,工作是一種壓力,勞務是一種壓力,甚至人際關係也都是一種壓力,知識與價值觀會左右人們面對不同壓力時的適應力或抵抗力。

舉例來說,生性樂觀的人能快速地適應挫折,面對眼前的失利較能釋懷,類似的壓力較不會對其構成傷害。相反的,悲觀的人容易因為失敗,感受到莫大的壓力,而加倍生理上的負擔,容易抑鬱成疾。

當大腦皮質感受到壓力刺激時,腦下垂體會釋出促腎上腺皮質固醇激素(ACTH),然後促使腎上腺皮質(Adrenocotex)分泌皮質固醇(Cortisol),產生快速提升血糖和血壓的連鎖反應,使身體陷入備戰狀態。當腎上腺素(內分泌)調控失常,將導致庫欣氏症候群(Cushing syndrome)、愛迪生氏症(Addison's disease)等病症。

◎睡眠

英国文豪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一切有生之物,都少不了睡眠的調劑。」

白天裡過度起伏的情緒和壓力累積,到了晚上就不利於睡眠品質,無法好好休養生息,顯現於外,雙眼布滿紅血絲、目光無神、青筋暴現,不時出現打哈欠、流眼淚的動作。失眠,正是一種睡眠失常,難以自然入睡、多夢、容易驚醒,且醒來後就更不容易睡著,從而引起全身性疲勞,影響白天活動的專注力。

失眠是症狀,而非疾病本身,然而一旦從短暫性發展成長期狀態,則會導致免疫力下降,減少生長激素分泌,進而引發抑鬱等全身性疾病。若有睡眠障礙,平日可多食用香蕉,含有色胺酸經人體轉化成血清素(serotonin),這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能降低情緒壓力,改善荷爾蒙失衡導致的睡眠障礙問題。此外,維生素B6、B12、質、菠菜、桂圓、茯苓和洛神,都是良好的助眠食物。

▲交感V.S.副交感──天秤的兩端

自律神經系統,主要分為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兩者作用相輔相成,掌管著人體的生理功能,諸如心跳、脈搏、血壓、呼吸、消化和新陳代謝等,這類自動反應的生理運作,不受意識控制,可說是一個全自動中心,然而它卻會受到情緒影響。

情緒與環境壓力,都是導致自律神經失調的主因,連帶的各器官也會發生障礙,包括呼吸系統、心臟血管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生殖系統、體溫維持,同時衍生相關自體免疫疾病,相關症狀則有心悸、憂鬱、失眠、疲倦、蕁麻疹、強迫症、大腸激躁症(IBS)等。

交感V.S.副交感,猶如天秤的兩端,不管偏向哪一方都會掉入可怕的懸崖,唯有維持兩端平衡,相輔相成,才能讓身體運作自如。這裡可以比喻為開車時的「加油」或「煞車」,在行駛的道路上,不能只是猛踩油門或是頻頻急煞,否則將無法順利抵達目的地,過程也會險象環生。當兩者相互配合,維持行進間的平衡感,遇到危急時能做出應變,又能適度減壓放鬆,才能安全又快速的抵達終點。

自律神經失調問題,容易出現在追求完美、抗壓力不足、個性急躁者身上,因此,適時地卸除發條,維持生活的彈性,練習腹式吐納呼吸,就能重回身體的和諧。(本文摘自//博思智庫)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