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塞滿工作 越要退一步喊暫停

越是塞滿工作 越要退一步喊暫停

2015/3/25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在談到發問這件事時,我們常會提到「退一步」這三個字:「退一步並問為什麼」、「退一步再重新想想」……等等。但我們怎麼退一步呢?」當艾德恩‧藍德的「大哉問」浮現時,他正處於度假狀態,這可是一件重要的事。此時的他,遠離了日復一日的繁忙工作,有足夠的時間與距離從實事求是的公事,跳進另一個「不切實際」的問題。同時,女兒的疑問也激發他暫停下來,從一個天真孩子的觀點思考問題。這帶出了第二個不同形式的「退一步」—放下自己的假設與專業。在那個時刻,他不再覺得自己是什麼都知道的大人,因而開始天馬行空地想像。

要問出好問題,特別是根本的「為什麼」問題,我們不一定得度個假、旁邊還要有個三歲小孩作伴。但至少一定要暫時停下工作並放下已知,才能開始發問。比起「放下已知」,「停下工作」似乎是我們比較能控制的—但實際上可能更加困難。

在這個人人都被期望速度快一點、不斷前進(如果真的有前進的話)、把事情解決「即可」的世界,誰還有時間問「為什麼」?在職場上更是如此。如果你希望在會議中變成「不受歡迎的人物」,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發問:「為什麼我們要做這個?」即便這可能是一個完全正當性的問題,仍會引起反感,只有厚臉皮、搞不清楚狀況的人才會問這種問題。

美國知名廣告人喬治‧路易斯(George Lois),曾設計過許多具代表性的雜誌封面與廣告文宣,這位仁兄打斷會議的能力也是眾所皆知。這不僅是因為他會熱情地為自己的想法辯護,更因為他通常是在會議中唯一願意開口問「為什麼」的人。當齊聚在會議室中的企業高層,急於對某個他們認為合理的方案達成共識,而會議室內的每個人也都點頭如搗蒜時,「我是那個唯一會舉手並說『等一下,你們要做的事一點都不合理,你們怎麼會這樣做?』的傢伙。」

會議室中的其他人認為,路易斯這樣做,會拖慢進度、使得團隊無法向前推進。但路易斯知道所有人只是照習慣辦事,也就是提出過去在類似情況下,曾採用的做法或想法,而不問這是否為最佳選擇。需要像路易斯這樣,擁有足夠健康的心態,可以接受自己成為會議室中孤單的發問者,才能提出挑戰並讓大家「退一步」。

不願退後一步與提出問題的現象,並不只是商場獨有。只要我們每天的生活塞滿工作、滿是活動與讓人分心的事物時,「退一步」與「發問」這回事就很難出現在行程表中。而那些最重要的問題(為什麼我們要親自參與這些活動),自然永遠不會被提出。

《我的快樂生活提案》一書作者葛瑞琴‧魯賓說,人們越來越難找出時間退一步並自問:「我到底希望過怎樣的生活?」就連她自己也有好長一段時間陷入這樣的循環:「我全部的焦點都放在每天該做哪些事上,我沒花任何時間,思考自己是否快樂或如何過得更快樂。」如同我們之前提到的,魯賓的「退一步」瞬間,是出現在某個雨天的公車上,當外界所有一切都罕見地放慢速度,才讓她有時間自問:「為什麼我不快樂?」(如果我可以做點改變,情況是否會有所不同?)

因此,也許問「為什麼」的第一要件,是必須有個暫停、有個空間、在會議中有個中斷、在「進行式」中有個停頓,或是有個安靜的時刻,可以坐在公車裡看著窗外。通常只有在這樣的時刻,我們才有時間思考與發問。

若要問出漂亮的「為什麼」,還必須放下「我知道」的包袱。人們通常都信心滿滿,認為自己已經知道工作與生活上的每一件事。這種知道一切的感覺會降低我們的好奇心,不能開放地接受新想法與新可能。而且更糟的是,我們並不像自己想的那樣「知道」許多事。


(本文摘自/大哉問時代/大是文化出版)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