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因過動症遭霸凌 他考醫科助過動兒基因研究

小時候因過動症遭霸凌 他考醫科助過動兒基因研究

2014/5/8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時常因症狀的表現,例如,坐不住、衝動、愛說話、注意力不集中等,都讓許多家長與老師傷透腦筋,因此也易被貼上壞小孩的標籤,嚴重者甚至遭到同學霸凌,人際關係將一塌糊塗。

小學因過動症 常與同學吵架

台北就有一名國立陽明大學碩士班學生鄭同學,憶及過去尚未被診斷出過動症時的生活情況,他表示,從小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坐不住,把身體扭來扭去讓桌椅嘎嘎發出聲響,在校常和同學吵鬧打架、莫名其妙拿同學的東西往地上摔、推同學滾下樓梯,其實當時根本就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也不是故意的,就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現在每每回想起來,都會覺得對同學很抱歉。

在家寫功課 媽媽常氣壞

在家中的他,坐不住的情況,也讓母親時常氣急敗壞,他說,為了完成學校作業,母子倆幾乎天天在家上演星際大戰的混戰場面,不是被媽媽強逼著手握鉛筆,就是盛怒的媽媽氣得將作業簿摔到地上。每天晚上3、4個小時寫寫停停,寧可浪費時間,也不想作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把自己跟媽媽都搞得人仰馬翻、疲憊不堪。

治療後一年 他成功考上建中

幸好,鄭同學到了國二後,到臺大醫院就醫,認識了高淑芬醫師,他說,「高阿姨會與爸媽討論如何與孩子互動,也教我如何學習集中注意力。」同時透過藥物協助,鄭中遠開始能控制自己情緒,寫功課也變得正常。

就在國三的時候知道建中有航空社團,感覺很酷,更加靜下心念書,終於得願,順利考上建中,目前以「基因與過動症的關係」作為他碩士研究的題目,希望透過研究了解基因與過動症之間的關聯,找出ADHD的機轉。

新北市衛生局長林雪蓉說明,ADHD是兒童時期常見的現象,俗稱過動症,國人盛行率達8%,小學一到三年級是黃金療期。他們不是「不聽話」、「故意唱反調」反而像是裝上永不疲憊的電池,全身充滿活力與創造力,也是喜歡被稱讚。但若未經輔導療育,可能會衍生學習挫折、人際互動與行為規範障礙。

林雪蓉呼籲家長不要諱疾忌醫,過動症若能及早評量加以適當療育,可減少其他人對孩子的誤解,讓他們得以適性發展。家長填寫評量表後依得分建議,持表到11家特約醫院進一步鑑定,第1次的掛號費及健保部分負擔,全部由市府買單,預估有3萬6千多名學童受惠。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