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了?孩子離家出走竟成失蹤主因

怎麼了?孩子離家出走竟成失蹤主因

2012/9/16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二十年來,兒福聯盟共處理了1625起失蹤兒童少年協尋案件、已尋獲1388名失蹤兒;開辦初期,以協尋6歲以下幼童失蹤個案為主,近幾年來,多是服務12歲以上離家少年個案。而根據二十年來的服務經驗,兒盟發現,失蹤兒童出現女孩變多、少年變多的情形,且孩子離家出走居然成為失蹤的主因,值得關注。

兒福聯盟根據二十年來協尋失蹤孩童的經驗來看,失蹤個案二十年來的趨勢變化出現有女生變多的情形;自1992年至2011年,男生從63.9%下降至25.4%;女生則從36.1%上升至74.6%,2011年女生開案數為男生的3倍。此外,在失蹤年齡上,歷年失蹤兒童少年於0至6歲及7至12歲兒童失蹤的比例下降、13至18歲少年失蹤的比例增加。自1992年至2011年,0至6歲失蹤者從41.5%下降至11.1%;7至12歲失蹤者從22.4%下降至9.5%;而13至18歲失蹤者從27.2%上升至76.2%。

在協尋的實務經驗中,發現兒童少年的失蹤原因已從早期的兒童失蹤變為現的少年離家。觀察歷年兒少的失蹤原因,以「離家」為失蹤原因的統計數字自1992年的27.2%上升至2011年的75.8%,成為現今社會兒少失蹤的最大主因。另依據中心統計,1992年至2001年接獲拐帶子女案件有49件,而2002年至2012年8月底止,拐帶子女案件就有134件,是過去十年的2.7倍,在此情況下,每年實際被父母或家人拐帶離家的孩子數目其實更多。

兒盟指出,目前協尋工作有六成是以13至18歲的離家案主為主,離家的孩子常是因與家人有衝突,父母管教不當或家庭氣氛不佳等問題,這些和家庭嚴重溝通不良的孩子即使後悔,也會因害怕被責罵而不敢回家,或在被尋獲後再度離家,形成惡性循環。因此,建立親子之間有效的溝通管道和模式,是預防兒少離家問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我們會盡力追蹤返家案主、協助家庭溝通,以減低孩子重複離家的可能性。

此外,E世代下網路離家型的個案也成為近年來少年失蹤的原因之一。自1999年底,兒盟陸續接獲家長對於網路交友議題的諮詢或網路離家的報案,時下少年沉迷於網路的虛擬愛情及人物,追求不切實的人際與兩性交往,一旦與網友會面後,愈發讓人擔心少年可能面臨到的危機。因此呼籲少年建立正確之兩性交往觀念,以避免網友誘騙事件一再發生。

兒盟表示,失蹤兒少協尋工作是一個長期性的服務,望未來更多的二十年,繼續抱持著「永不放棄」的精神,陪伴長久失蹤的失蹤兒家長,並結合更多的新興科技,找回任何一點有助協尋失蹤兒的線索。除此之外,針對愈來愈多兒少離家的家庭,除了協尋之外,將更積極提供家庭輔導工作,並持續推動相關宣導工作,以預防孩子離家。

「失蹤兒童少年資料管理中心」目前除了提供協尋服務之外,也為尋獲後的孩子提供諮詢和輔導。
失蹤諮詢專線:0800-049-880(您失蹤,幫幫您)
失蹤兒童少年資訊網:http://www.missingkids.org.tw/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