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防2風險‧孕期出國旅遊要注意!

慎防2風險‧孕期出國旅遊要注意!

2017/8/29

文/宋依玲 採訪諮詢/亞東紀念醫院婦產部專任主治醫師孫序東

 

今年3月,一名20歲準媽咪懷著7個月的身孕和先生一起前往沖繩旅遊,沒想到卻在當地早產,由於嬰兒體重過低,因此被送往特殊醫療中心治療。相關醫療費用至少須支付600萬日圓(約新台幣169萬元),這場意外的早產,不只讓夫妻倆擔憂寶寶健康狀況,也在經濟上陷入愁雲慘霧中。

近幾年不斷有準媽咪於懷孕期間出國旅遊,卻發生意外早產的新聞,究竟懷孕期間究竟適不適合出國?本篇就孕期搭機可能產生的風險與注意事項一一說明,讓孕媽咪能先行了解,謹慎評估出國旅遊的風險。

孕期18〜24週最適合出遊

美國婦產科醫學會建議,孕婦旅遊最安全時間點,為孕期第18〜24週,因為這段期間,孕吐症狀幾乎都消失了,孕婦也適應懷孕時各種生理變化,精神較好,可說是整個孕期身體狀況最佳的階段。

亞東紀念醫院婦產部專任主治醫師孫序東表示,搭機旅遊是否不小心會早產或引起其他風險,婦產科醫師也沒辦法給絕對的答案,只能不斷提醒孕婦,搭機旅遊都有基本的風險,要自我審慎評估才能將意外降到最低。其實不管是國內或國外旅遊,最關鍵的還是孕婦和胎兒的身體狀況,以及懷孕週數。

哪些孕婦不適合搭機?

懷孕已經滿35週以上,以及孕婦本身有早產跡象、前置胎盤、中重度以上地中海貧血、缺鐵性貧血或鐮狀細胞貧血、體重過重、胎盤異常、妊娠高血壓糖尿病或曾有婦科手術過的孕婦,不適合搭乘飛機。因胎兒可能易發生嚴重缺氧,導致胎死腹中、流產,或較容易發生腎小管血栓及血尿等症狀,故不建議搭機,如有特殊需求必須搭機,建議請醫師先行評估。

搭機事先注意2風險 

懷孕時想出國旅遊,或因公務需搭乘飛機,懷孕的身體狀況本來就與一般人不同,孕媽咪必須事先做好各種準備,以及了解自己孕期是否適合搭機,以免發生突發狀況而措手不及。以下將懷孕搭機時易產生的症狀與風險詳列,提醒要出國旅遊的孕媽咪,於不同孕期可能產生的問題,以及搭機時必須防範的症狀,以事先預防,才能享受一趟平安又愉快的旅程。

1胚胎未穩定‧易引發流產

懷孕初期,孕婦經常害喜想吐、胃口不佳,加上胚胎還尚未完全穩定,並不適合出遠門。坐飛機過程中,孕婦很有可能會因為飛機的晃動和起落,長途奔波航程較遠的旅行,過度勞累而容易發生先兆性流產的下腹悶痛、出血症狀,必須更加注意小心呵護,因此,不建議此時搭機旅遊。

2後期防早產‧久坐易血栓

懷孕自29週以後,肚子會越來越大、行動也越來越不便,且越接近預產期時,只要過於勞累,都有可能引起宮縮、早產、胎盤早期剝離等風險。此外,懷孕後期搭乘飛機時,可能因在飛機上長時間必須久坐固定在座位上,無法活動,加上增大的子宮壓迫到血管,影響血液回流,易導致血栓形成。

預防下肢深部靜脈栓塞

深部靜脈栓塞是指離心臟最遠端的下肢靜脈管內,因為血液凝結成分、血管壁平滑性或血流動力等因素,形成血栓塊阻止靜脈血迴流,就像馬路塞車一般,整個靜脈循環動彈不得。尤其懷孕時最容易發生下肢深部靜脈栓塞,如果長時間搭機,或者汽車、火車等,當久坐時間超過4小時,發生機率就會加倍。

因此,孕婦如要搭機旅遊,儘量前往短程距離,約4小時內的航程可到達國家最好;在搭機期間,為防止下肢靜脈栓塞,孕婦長時間搭乘,可預訂靠近走道的位置,穿著彈性襪並儘量每隔1〜2小時起身走走,伸展一下雙腿,搭機期間並多喝水、穿著寬鬆衣服,讓突發風險降到最低。

注意出國疫情與行程

孕婦對出遊國家的飲食衛生、交通工具與疫情狀況如:瘧疾、霍亂等疾病要先充分掌握,注意國外疫情資訊,遠離疫區,事先做好預防。特別是有些未開發國家、生活飲食上衛生條件欠佳地區,或是氣溫太冷、太熱的地方,在懷孕期間最好避免前往。

※原文刊載於2017年08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6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全方位豐富、完整的懷孕、生產保健資訊報導,並針對 0-6 歲寶寶教養方面,設計各類育兒話題,協助指導新手父母照顧寶寶大小問題,時時接受最新養育資訊。媽媽寶寶雜誌也是一本具有世界水準及國際版本的婦幼專業雜誌。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